<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ong的成語 (687個)

    461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成語解釋: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
    462

    同聲一辭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yī cí
    成語解釋:
    猶言眾口一辭。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成語出處:
    清·陳確《死節論》:“何至使八百諸侯同聲一辭,冠帶之倫服膺新命!”
    463

    通俗易懂

    成語拼音:
    tōng sú yì dǒng
    成語解釋: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成語出處:
    鄧小平《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這十六個字,通俗易懂。”
    464

    通首至尾

    成語拼音:
    tōng shǒu zhì wěi
    成語解釋:
    從開始到結尾。猶言原原本本。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83回:“蕙娘將前前后后,通首至尾,說了一遍。”
    465

    同聲之應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zhī yìng
    成語解釋:
    應:應和。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朱自清《白采的詩——羸疾者的愛》:“這里深入顯出的工夫,使這樣奇異的主人公能與我們親近,讓我們逐漸的了解他,原諒他,最后和他作同聲之應。”
    466

    童山濯濯

    成語拼音:
    tóng shān zhuó zhuó
    成語解釋:
    沒有樹木,光禿禿的山。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467

    通脫不拘

    成語拼音:
    tōng tuō bù jū
    成語解釋:
    通脫:放達不拘小節;不拘:不受限制。形容放達而不受禮法和世俗偏見的束縛
    成語出處:
    葉圣陶《微波》:“你從前那么通脫不拘,大家都稱贊。”
    468

    通天徹地

    成語拼音:
    tōng tiān chè dì
    成語解釋:
    ①形容本領十分高強。②從天到地,到處。
    成語出處:
    元·石君寶《李亞仙花酒曲江池》第二折:“總饒你便通天徹地的郎君,也不夠三朝五日遭瘟。”
    469

    頭童齒豁

    成語拼音:
    tóu tóng chǐ huò
    成語解釋:
    童:原指山無草木,比喻人禿頂;豁:缺口。頭頂禿了,牙齒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狀態。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頭童齒豁,竟死何裨?”
    470

    銅駝草莽

    成語拼音:
    tóng tuó cǎo mǎng
    成語解釋:
    同“銅駝荊棘”。
    成語出處:
    明·汪廷訥《種玉記·促晤》:“顧不得宗社丘墟,銅駝草莽。”
    471

    通天達地

    成語拼音:
    tōng tiān dá dì
    成語解釋:
    猶言頂天立地。
    成語出處: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三六回:“俺是通天達地,有一無二,帶管本山山寨頭名寨主女將軍。”
    472

    條條大路通羅馬

    成語拼音:
    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
    成語解釋:
    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
    成語出處:
    艾煊《大江風雷》第五部:“小司書不等何為說完,就打斷了她的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
    473

    頭痛額熱

    成語拼音:
    tóu tòng é rè
    成語解釋:
    見“頭疼腦熱”。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俺兩口兒有些頭痛額熱,思想你時,見這半個衫兒,便是見您兩口兒一般。”
    474

    同條共貫

    成語拼音:
    tóng tiáo gòng guàn
    成語解釋:
    條:枝條;貫:錢串。長在同一枝條上。比喻事理相通,脈絡連貫。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夫帝王之道,豈不同條共貫與?”
    475

    銅駝荊棘

    成語拼音:
    tóng tuó jīng jí
    成語解釋:
    銅駝:銅制的駱駝,古代置于宮門外。形容國土淪陷后殘破的景象。
    成語出處:
    《晉書 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476

    鐵桶江山

    成語拼音:
    tiě tǒng jiāng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牢固的政權或地位。
    成語出處: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村里的干部雖然調換了幾個,而他兩個卻好像鐵桶江山。”
    477

    頭痛灸頭,腳痛灸腳

    成語拼音:
    tóu tòng jiǔ tóu,jiǎo tòng jiǔ jiǎo
    成語解釋:
    指針對疼痛的部位治療,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生問題的根源。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4回:“今學者亦多來求病根,某向他說頭痛灸頭,腳痛灸腳,病在這上,只治這上便了,更別求甚病根也。”
    478

    痛痛快快

    成語拼音:
    tòng tòng kuài kuài
    成語解釋:
    馬上,毫不猶豫。盡情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一回:“依我看來,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來到此地,索興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479

    頭痛腦熱

    成語拼音:
    tóu tòng nǎo rè
    成語解釋:
    見“頭疼腦熱”。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2回:“若果有此事,前日大棍打時,也該有些頭痛腦熱。”
    480

    銅頭鐵臂

    成語拼音:
    tóng tóu tiě bì
    成語解釋:
    見“銅頭鐵額”。
    成語出處:
    巴金《旅途通訊·廣州在轟炸中》:“住在這里每個人都有被炸死的機會,沒有誰能做一個銅頭鐵臂的人。”
    * tong成語,tong的成語,帶t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