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i的成語 (333個)

    181

    體規畫圓

    成語拼音:
    tǐ guī huà yuán
    成語解釋:
    猶言依樣畫葫蘆。謂墨守成規,一味模仿。
    成語出處: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若體規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之臣仆。”
    182

    提綱舉領

    成語拼音:
    tí gāng jǔ lǐng
    成語解釋:
    同“提綱挈領”。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遇安禪師》:“提綱舉領,盡立主賓,如何是主?”
    183

    體國經野

    成語拼音:
    tǐ guó jīng yě
    成語解釋:
    體:劃分;國:都城;經: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劃分為若干區域,由官宦貴族分別居住或讓奴隸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國家。
    成語出處:
    《周禮 天官 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高官分職,以民為極。
    184

    提綱挈領

    成語拼音:
    tí gāng qiè lǐng
    成語解釋:
    抓住綱繩;提起衣領。比喻抓住要領;簡明扼要。綱:魚網的總繩;挈:提起。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下》:“善張網者引其綱,不一一攝萬目而后得。”
    185

    替古人耽憂

    成語拼音:
    tì gǔ rén dān yōu
    成語解釋:
    指不必要的憂慮。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8回:“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干!且來寬衣服睡覺,莫替古人耽憂。”
    186

    替古人擔憂

    成語拼音:
    tì gǔ rén dān yōu
    成語解釋:
    為古人所遇到的困難、危險擔憂、發愁。比喻不必要的擔心和憂愁。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談的吊眼淚,替古人耽憂,這些都是虛,他若唱的我眼淚出來,我才算他好戲子。”
    187

    恫瘝一體

    成語拼音:
    tōng guān yī tǐ
    成語解釋:
    恫瘝:病痛,疾苦。指對民間疾苦感同身受,看作自己的痛苦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黃期陛《建天京于金陵論》:“恫瘝一體,休戚相關,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
    188

    同功一體

    成語拼音:
    tóng gōng yī tǐ
    成語解釋:
    指功績和地位相同。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黥布列傳》:“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此三人者,同功一體之人也。”
    189

    提綱振領

    成語拼音:
    tí gāng zhèn lǐng
    成語解釋:
    同“提綱挈領”。
    成語出處:
    《金石萃編·匡國節度使馮行襲德政碑》:“追本尋源,提綱振領。”
    190

    醍醐灌頂

    成語拼音:
    tí hú guàn dǐng
    成語解釋: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191

    摘奸發伏

    成語拼音:
    tī jiān fā fú
    成語解釋:
    摘:通“擿”,揭發;發伏:檢舉;伏:隱藏。揭發檢舉隱藏的壞人壞事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真摘奸發伏如神,皆此類也。”
    192

    提獎后輩

    成語拼音:
    tí jiǎng hòu bèi
    成語解釋:
    獎:勸勉。提拔勉勵后一代
    成語出處:
    《北史·魏收傳》:“然提獎后輩,以名行為先,浮華輕險之徒,雖有才能,弗重也。”
    193

    啼饑號寒

    成語拼音:
    tí jī háo hán
    成語解釋:
    因饑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成語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
    194

    提劍汗馬

    成語拼音:
    tí jiàn hàn mǎ
    成語解釋: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手提寶劍,身跨戰馬。比喻在戰場上建立功勛
    成語出處:
    《周書·宇文貴傳》:“男兒當提劍汗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為博士也!”
    195

    蹄間三尋

    成語拼音:
    tí jìàn sān xún
    成語解釋:
    指馬奔走時,前后蹄間一躍而過三尋。形容馬奔跑得快。
    成語出處:
    《戰國策 韓策一》:“秦馬之良,戎兵之眾,探前趹后,蹄間三尋者,不可稱數也。”
    196

    痛哭流涕

    成語拼音:
    tòng kū liú tì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傷心地痛哭。痛哭:盡情大哭;涕:眼淚。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
    197

    慟哭流涕

    成語拼音:
    tòng kū liú tì
    成語解釋:
    慟:哀痛;涕:眼淚。形容極其悲痛傷心
    成語出處:
    宋·陳亮《祭朱壽之文》:“今子之死,乃獨有感于余心而興不幸之嘆,至于慟哭流涕不能自已。”
    198

    涕淚交垂

    成語拼音:
    tì lèi jiāo chuí
    成語解釋:
    鼻涕眼淚同時流下,形容極度悲哀。
    成語出處:
    漢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199

    涕淚交集

    成語拼音:
    tì lèi jiāo jí
    成語解釋:
    眼淚和鼻涕一起流著。形容悲痛到了極點。亦作“涕淚交加”。
    成語出處:
    《五燈會元·東土祖師》:“王聞師言,涕淚交集曰:‘此國何罪,彼土何祥。’”
    200

    涕淚交加

    成語拼音:
    tì lèi jiāo jiā
    成語解釋:
    猶涕淚交零。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祭彭子復父文》:“情則至矣,儀匪靖嘉。臨風一酹,涕淚交加。”
    * ti成語,ti的成語,帶t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