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an的成語 (843個)

    441

    群蟻趨膻

    成語拼音:
    qún yǐ qū shān
    成語解釋:
    膻:羊臊氣。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成語出處:
    梁啟超《說國風》:“國人之慕西風,若群蟻之趨膻。”
    442

    氣涌如山

    成語拼音:
    qì yǒng rú shān
    成語解釋:
    形容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吳主傳》:“權大怒,欲自征淵”裴松之注引晉 虞溥《江表傳》:“朕年六十,世事難易,靡所不嘗,近為鼠子所前卻,令人氣涌如山。”
    443

    氣壓山河

    成語拼音:
    qì yā shān hé
    成語解釋:
    氣:氣勢。氣勢宏大,可以壓倒山河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可正是氣壓山河百二雄……”
    444

    氣壯河山

    成語拼音:
    qì zhuàng hé shān
    成語解釋:
    同“氣壯山河”。
    成語出處:
    唐·張說《序》:“族高辰象,氣壯河山,神作銅鉤,天開金印。”
    445

    騎者善墮

    成語拼音:
    qí zhě shàn duò
    成語解釋:
    慣于騎馬的人常常會從馬上摔下來。比喻善長某一技藝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敗。
    成語出處:
    漢 袁康《越絕書 外傳記吳王占夢》:“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騎者墮,君子各以所好為禍。”
    446

    氣壯山河

    成語拼音:
    qì zhuàng shān hé
    成語解釋:
    氣:氣概;壯:雄壯;宏偉。形容氣勢之大;比山河還要雄壯。
    成語出處:
    唐 張說《孔補闕集市》:“族高辰象,氣壯山河,神作銅鉤,天開金印。”
    447

    騎者善墜

    成語拼音:
    qí zhě shàn zhuì
    成語解釋:
    常騎馬的人總難免掉下馬背。比喻擅長某一事物的人往往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敗
    成語出處:
    448

    入寶山而空手回

    成語拼音: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shǒu huí
    成語解釋:
    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手回來。比喻雖然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卻毫無所得
    成語出處: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離世間品》下卷:“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
    449

    日薄西山

    成語拼音:
    rì bó xī shān
    成語解釋: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邊的高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臨汨羅而自損兮,恐日薄于西山。”
    450

    日落西山

    成語拼音:
    rì luò xī shān
    成語解釋:
    太陽迫近西山;快要落下。也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成語出處:
    《上唐書 音樂志》:“'棲鳥夜飛',沉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敗前,思歸京師,故歌和云:'日落西山還去來。'”
    451

    如入寶山空手回

    成語拼音:
    rú rù bǎo shān kōng shǒu huí
    成語解釋:
    寶山:聚藏寶物的山。比喻本來會有很大的收獲,結果一無所獲
    成語出處:
    元·楊顯之《酷寒亭》楔子:“正是當權若不行方便,如入寶山空手回。”
    452

    肉山脯林

    成語拼音:
    ròu shān fǔ lín
    成語解釋:
    積肉如山,列脯如林。原是夏桀生活芒淫的故事,后比喻宴會的奢侈。
    成語出處:
    晉 皇甫謐《帝王世紀 夏》:“以人架車,肉山脯林,以酒為池,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余人。”
    453

    肉山酒海

    成語拼音:
    ròu shān jiǔ hǎi
    成語解釋:
    肉積得像山一樣高,酒像海水一樣多。形容豐盛的酒席。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原舉泰山以為肉,傾東海以為酒。”
    454

    人山人海

    成語拼音:
    rén shān rén hǎi
    成語解釋: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樣;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別多。
    成語出處:
    《西胡老人繁勝錄》:“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455

    人涉卬否

    成語拼音:
    rén shè shān fǒu
    成語解釋:
    別人涉水過河,而我獨不渡。《詩·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須我友。”毛傳:“卬,我也。”鄭玄箋:“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獨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貞女不行,非得禮義昏姻不成。”后用以比喻自有主張,不隨便附和。
    成語出處:
    《詩·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須我友。”毛傳:“卬,我也。”鄭玄箋:“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獨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貞女不行,非得禮義昏姻不成。”
    456

    如山壓卵

    成語拼音:
    rú shān yā luǎn
    成語解釋:
    比喻以絕對優勢對付劣勢。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周書·世宗紀》:“劉崇烏合之眾,茍遇王師,必如山壓卵耳。”
    457

    人心齊,泰山移

    成語拼音:
    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
    成語解釋: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發揮出極大的力量。
    成語出處:
    王朔《一點正經沒有》:“人心齊泰山移螞蚱還有四兩肉一個蘿卜一個坑咱們怎么就不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呢?”
    458

    如蟻附膻

    成語拼音:
    rú yǐ fù shān
    成語解釋:
    附:趨附;膻:羊肉的氣味。象螞蟻趨附羊肉一般。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許多人依附有錢有勢的人。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徐無鬼》:“蟻慕羊肉,羊肉膻也。”
    459

    如蟻慕膻

    成語拼音:
    rú yǐ mù shān
    成語解釋:
    蟻:螞蟻。膻:指羊肉的腥臊味。像螞蟻喜歡有膻味的東西一樣。比喻趨附于權威、追名逐利的齷齪行為。亦作“如蟻附膻”、“群蟻附膻”、“眾蟻慕膻”、“似蟻貪膻”、“如蠅聚膻”、“如蚋奔酸”。
    成語出處:
    《莊子·徐無鬼》:“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膻也。”
    460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成語拼音:
    rén zhī jiāng sǐ,qí yán yě shàn
    成語解釋:
    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
    成語出處:
    《論語·泰伯》:“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shan成語,shan的成語,帶sh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