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an的成語 (843個)

    461

    山崩川竭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成語解釋:
    亦作“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認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周語》:“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462

    聳膊成山

    成語拼音:
    sǒng bó chéng shān
    成語解釋:
    肩膀聳起成了一個“山”字。形容人聳肩縮頸的相貌。也形容人體瘦削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衰疾》:“捉襟見肘貧無敵,聳膊成山瘦可知。”
    463

    山崩地坼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dì chè
    成語解釋:
    山岳崩塌,大地裂開。亦用以形容響聲強烈巨大。
    成語出處:
    《宋書 五行志》:“六月,壽春大雷震,山崩地坼,家人陷死,上庸郡亦如是。”
    464

    山崩地裂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dì liè
    成語解釋:
    山崩塌;地開裂。多為地震所引起。原用來指災難性的巨大事變。后比喻聲勢之大;變化劇然。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元帝紀》:“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災,震驚朕師。”
    465

    山崩地塌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dì tā
    成語解釋:
    見“山崩地陷”。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革命時代總要有許多文藝家萎黃,有許多文藝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沖進去。”
    466

    山崩地陷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dì xiàn
    成語解釋:
    亦作“山崩地塌”。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忽然一聲響,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塹之中。”
    467

    善罷干休

    成語拼音:
    shàn bà gān xiū
    成語解釋:
    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罷休。好好地解決糾紛,不再鬧下去(多用于否定)。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五回:“他看見奶奶比他標致,可比他得人心兒,他就肯善罷干休了?”
    468

    善罷甘休

    成語拼音:
    shàn bà gān xiū
    成語解釋:
    輕易地了結糾紛;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闖。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奶奶就是讓著他,他見奶奶比他標致,又比他得人心兒,他就善罷甘休了?”
    469

    山包海匯

    成語拼音:
    shān bāo hǎi huì
    成語解釋:
    包:包容;匯:眾水會合。匯聚。比喻包羅萬象
    成語出處:
    明·胡應麟《少皇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山包海匯,各適厥用。”
    470

    山奔海立

    成語拼音:
    shān bēn hǎi lì
    成語解釋:
    像高山飛奔,似大海豎起。形容氣勢浩大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徐文長傳》:“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鳴樹偃。”
    471

    山包海容

    成語拼音:
    shān bāo hǎi róng
    成語解釋:
    比喻器量宏大,胸襟開闊。
    成語出處:
    宋·釋惠洪《韓廉使奉御贊》:“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瓏。”
    472

    山崩海嘯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hǎi xiào
    成語解釋:
    山岳崩塌,海水奔騰咆哮。
    成語出處:
    宋·周密《癸辛宋識前集·炮禍》:“諸炮并發,大聲如山崩海嘯,傾城駭恐,以為急兵至矣。”
    473

    壽比南山

    成語拼音:
    shòu bǐ nán shān
    成語解釋:
    南山:指秦嶺終南山。舊時比喻長壽。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
    474

    山崩水竭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shuǐ jié
    成語解釋:
    見“山崩川竭”。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成帝紀》:“蜀郡本漢所興,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殆必亡矣。”
    475

    水碧山青

    成語拼音:
    shuǐ bì shān qīng
    成語解釋:
    碧:青綠色。形容景色很美,艷麗如畫。亦作“水綠山青”。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洛中逢韓七中丞之笑興口號》:“駱駝橋上蘋風起,鸚鵡杯中箸雨青,水碧山青知好處,開顏一笑問何人。”
    476

    山不轉路轉

    成語拼音:
    shān bù zhuàn lù zhuàn
    成語解釋:
    比喻世界渺小,這里不遇那里遇
    成語出處: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14章:“山不轉水轉,水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477

    山不轉水轉

    成語拼音:
    shān bù zhuàn shuǐ zhuàn
    成語解釋:
    比喻世界渺小,這里不遇那里遇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0章:“山不轉水轉。他把根扎牢了,到時其它事說不定都可以解決……”
    478

    山崩鐘應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成語解釋:
    比喻同類事物相感應。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第二卷:“此蜀郡銅山崩,故鐘鳴應之耳。”
    479

    山吃海喝

    成語拼音:
    shān chī hǎi hē
    成語解釋:
    放肆地大吃大喝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儉節約的雙重生活方式。”
    480

    山川米聚

    成語拼音:
    shān chuān mǐ jù
    成語解釋:
    謂從高處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語本《后漢書 馬援傳》:“捍援呴又于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
    成語出處:
    語出《后漢書·馬援傳》:“捍援呴又于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
    * shan成語,shan的成語,帶sh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