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an的成語 (843個)

    401

    愆戾山積

    成語拼音:
    qiān lì shān jī
    成語解釋:
    愆:過失;戾:罪過。罪過很多,累積如山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劉封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臣委質以來,愆戾山積。”
    402

    欺良壓善

    成語拼音:
    qī liáng yā shàn
    成語解釋:
    欺:欺負。欺壓善良的人
    成語出處:
    元·楊景賢《馬丹陽度脫劉行首》第二折:“欺良壓善沒分曉,揎拳捋袖行兇暴。”
    403

    親仁善鄰

    成語拼音:
    qīn rén shàn lín
    成語解釋:
    見“親仁善鄰”。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六年》:“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
    404

    青山不老

    成語拼音:
    qīng shān bù lǎo
    成語解釋:
    比喻永存。也比喻時間久長。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青山不老,綠水長存。他日事成,必當后報。”
    405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成語拼音:
    qīng shān bù lǎo,lǜ shuǐ cháng cún
    成語解釋:
    指經過的時間長久,比喻永存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青山不老,綠水長存。他日事成,必當厚報。”
    406

    勸善懲惡

    成語拼音:
    quàn shàn chéng è
    成語解釋:
    勸:勉勵;懲:責罰。懲罰壞人,獎勵好人。
    成語出處:
    《左傳·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
    407

    遷善黜惡

    成語拼音:
    qiān shàn chù è
    成語解釋:
    猶言向善而去除邪惡。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謂遷善黜惡。”
    408

    勸善黜惡

    成語拼音:
    quàn shàn chù è
    成語解釋:
    見“勸善懲惡”。
    成語出處:
    《魏書·肅宗紀》:“勸善黜惡,經國茂典。”
    409

    罄山采木

    成語拼音:
    qìng shān cǎi mù
    成語解釋:
    罄:完,盡。把山上的樹木全部采光。比喻殘酷剝削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唐書·張延朗傳》:“若使罄山采木,竭澤求漁,則地官之教化不行,國本之傷殘益甚,取怨黔首,是黷皇風。”
    410

    窮山惡水

    成語拼音:
    qióng shān è shuǐ
    成語解釋:
    窮山:荒山。惡水:有害的河。指貧瘠偏僻的荒山;水質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惡劣的自然條件。
    成語出處:
    清 王濬卿《冷眼觀》:“且山雖明而寸草不生,是為窮山;水雖秀而只鱗莫睹,是為惡水。”
    411

    遷善改過

    成語拼音:
    qiān shàn gǎi guò
    成語解釋:
    謂改正過失而向善。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遷善改過,是修德中緊要事。”
    412

    勸善戒惡

    成語拼音:
    quàn shàn jiè è
    成語解釋:
    見“勸善懲惡”。
    成語出處:
    晉·袁宏《后漢紀·賈逵傳》:“強干弱枝,勸善戒惡。”
    413

    秋扇見捐

    成語拼音:
    qiū shàn jiàn juān
    成語解釋:
    見:被;捐:棄。秋涼以后,扇子就被拋在一邊不用了。舊時比喻婦女遭丈夫遺棄。
    成語出處:
    漢 班婕妤《怨歌行》詩:“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月明,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414

    窮山竭澤

    成語拼音:
    qióng shān jié zé
    成語解釋:
    窮:尋求到盡頭。尋遍所有的山與河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麟,人罕識之獸也,以見公之窮山竭澤而盡取,至于不識之獸,皆搜索而之。”
    415

    青山綠水

    成語拼音:
    qīng shān lǜ shuǐ
    成語解釋:
    泛稱美好山河。
    成語出處: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綠水,日在目前,無復俗累。”
    416

    欺善怕惡

    成語拼音:
    qī shàn pà è
    成語解釋: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成語出處:
    明 楊柔勝《玉環記 韋皋別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無端多兇惡,我每反被相辱沒,欺善怕惡,欺善怕惡。”
    417

    窮山僻壤

    成語拼音:
    qióng shān pì rǎng
    成語解釋:
    比喻荒遠偏僻貧窮之地。亦作“窮鄉僻壤”、“窮村僻壤”、“窮陬僻壤”。
    成語出處:
    宋·朱熹《條奏經界狀·貼黃》:“故州城縣郭所在之鄉,其產不甚重,與窮山僻壤至有相倍蓗者,此逐鄉產錢租額,所以本來已有輕重之所由也。”
    418

    遷善去惡

    成語拼音:
    qiān shàn qù è
    成語解釋:
    見“遷善黜惡”。
    成語出處:
    清·馮桂芬《序》:“《易》、《詩》、《書》、《禮》著其理,《春秋傳》兼言征驗,而四子書教人遷善去惡之道大備。”
    419

    青衫司馬

    成語拼音:
    qīng shān sī mǎ
    成語解釋:
    唐白居易貶官江州司馬時,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之句,后因用“青衫司馬”喻指失意之官吏。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貶官江州司馬時,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之句。
    420

    遷善塞違

    成語拼音:
    qiān shàn sāi wéi
    成語解釋:
    猶言向善而防堵邪惡。
    成語出處:
    清·譚嗣同《劉淞芙跋》:“聞見既溥,法戒乃興,遷善塞違,教治以懋。”
    * shan成語,shan的成語,帶sh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