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的成語 (843個)
-
261
見善必遷
- 成語拼音:
- jiàn shàn bì qiān
- 成語解釋:
- 遷:去惡從善。遇到好事,一定去做。
- 成語出處:
- 唐·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以陛下天姿英圣,儻加之見善必遷,是將化蓄怨銜恩,反過差為至當。”
-
262
積善成德
- 成語拼音:
- jī shàn chéng dé
- 成語解釋:
-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 成語出處:
- 《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263
進善懲惡
- 成語拼音:
- jìn shàn chéng è
- 成語解釋:
- 見“進善懲奸”。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門下侍郎平章事制》:“弼違救失,不以尤悔為慮;進善懲惡,不以親讎自嫌。”
-
264
進善黜惡
- 成語拼音:
- jìn shàn chù è
- 成語解釋:
- 見“進善退惡”。
- 成語出處:
- 《魏書·張蒲傳》:“扶弱抑強,進善黜惡,教化大行。”
-
265
旌善懲惡
- 成語拼音:
- jīng shàn chéng è
- 成語解釋:
- 旌:表彰;善:美好;懲:懲罰。表彰好人好事,懲辦惡人惡事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鳴鳳記·封贈忠臣》:“嗚呼,旌善懲惡,申公匪私,生者享爵祿之榮,死者沐恩光之賁。”
-
266
進善懲奸
- 成語拼音:
- jìn shàn chéng jiān
- 成語解釋:
- 進用善良,懲治奸惡。
- 成語出處:
- 唐·周曇《詠史詩·虞舜》:“進善懲奸立帝功,功成揖讓益溫恭。”
-
267
劍樹刀山
- 成語拼音:
- jiàn shù dāo shān
- 成語解釋:
- 佛教所說的地獄之刑。形容極殘酷的刑罰。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灌州羅漢和尚》:“曰:‘如何是法?’師曰:‘劍樹刀山。’”
-
268
箕山掛瓢
- 成語拼音:
- jī shān guà piáo
- 成語解釋:
- 用為隱居不仕之典。
- 成語出處:
- 明 敬虛子《小隱書 許由》載:相傳許由隱居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躬耕自食,以手掬飲。人遺一瓢,掛于樹,風吹歷歷作聲,以為煩,棄之。
-
269
江山好改,秉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hǎo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舊時俗語。強調人要改變習性是非常困難的。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徐老仆義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
270
江山好改,本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hǎo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變。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
- 成語出處:
- 魯迅《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江山好改,本性難移’,也許后來還要開口。”
-
271
盡善盡美
- 成語拼音:
- jìn shàn jìn měi
- 成語解釋:
- 盡:極;善:好。內容和形式都完美無缺;沒有缺點。形容事物完美到沒有一點兒缺點。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哀公問五義》:“雖不能盡善盡美,必有所處焉。”
-
272
舉善薦賢
- 成語拼音:
- jǔ shàn jiàn xián
- 成語解釋: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273
江山可改,本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kě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變。改變人的本性比改變自然面貌還困難。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1回:“若說要我改邪歸正,啊呀!江山可改,本性難移。”
-
274
江山如故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rú gù
- 成語解釋:
- 故:從前。高山大河面貌依舊。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泰和記·蘇子瞻泛游赤壁》:“嘆興亡,江山如故,何處覓曹郎。”
-
275
江山如畫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rú huà
- 成語解釋:
- 江山:山河;常指國土。山河美如圖畫。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
276
見善若驚
- 成語拼音:
- jiàn shàn ruò jīng
- 成語解釋:
- 善:善良,美好;驚:震動。看見好人好事就會受到震動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3回:“忠果正直,心懷霜雪;見善若驚,嫉惡如仇。”
-
277
進善退惡
- 成語拼音:
- jìn shàn tuì è
- 成語解釋:
- 進用賢善,黜退奸惡。
- 成語出處:
- 《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進善退惡。”
-
278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 成語拼音:
- jī shuǐ wéi shān,jī shuǐ wéi hǎi
- 成語解釋:
- 把土堆起來可以成山,把水蓄起來可以成海。比喻積少成多。
- 成語出處:
- 《荀子·儒效》:“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
-
279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人的秉性是極難轉變的。即言人性難以改變。
- 成語出處:
- 《元曲選·無名氏〈謝金吾〉三》:“可不的山河易改;本姓(性)難移。”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徐老仆義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魯迅書信集·九0六·致趙家璧》:“但‘江山好改;本性難移’;無論怎么小心;總不免發一點‘不妥’的議論。”
-
280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政體容易更改,本性難于變移,比喻生性風格或既成的事實難以改變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 shan成語,shan的成語,帶sh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