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的成語 (843個)
-
301
進種善群
- 成語拼音:
- jìn zhǒng shàn qún
- 成語解釋:
- 謂提高民族素質。
- 成語出處:
- 清·張鶴齡《法人篇》:“且變法之后,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此進種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決也。”
-
302
糠豆不贍
- 成語拼音:
- kang dou bu shan
- 成語解釋:
- 就是吃糠皮雜糧也供養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貧困。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貢禹傳》:“妻子糠豆不贍,饾褐不完。”
-
303
開門見山
- 成語拼音:
- kāi mén jiàn shān
- 成語解釋:
- 打開門就看見山。喻指說話作文;一開始就入正題;不繞彎子。
- 成語出處: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評》:“太白發句,謂之開門見山。”
-
304
開山鼻祖
- 成語拼音:
- kāi shān bí zǔ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個學術流派、技藝的開創者
- 成語出處:
- 孫犁《關于中篇小說》:“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中國中篇小說的開山鼻祖。”
-
305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成語拼音:
- kào shān chī shān,kào shuǐ chī shuǐ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條件,就依靠什么條件生活。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306
開山老祖
- 成語拼音:
- kāi shān lǎo zǔ
- 成語解釋:
- 佛教語,指最初建立寺廟的人,即始祖。比喻學派的創始人
- 成語出處: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從幫忙到扯淡》:“屈原是‘楚辭’的開山老祖,而他的《離騷》,卻只是不得幫忙的不平。”
-
307
昆山片玉
- 成語拼音:
- kūn shān piàn yù
- 成語解釋:
- 昆侖山上的一塊玉。原是一種謙虛的說法,意思是只是許多美好者當中的一個,后比喻許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 成語出處:
- 《晉書 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308
開山始祖
- 成語拼音:
- kāi shān shǐ zǔ
- 成語解釋:
- 見“開山祖師”。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0回:“你好大膽!沒規矩,沒王法的!犯了這制造局的開山始祖曾中堂曾文正公的諱!”
-
309
跨山壓海
- 成語拼音:
- kuà shān yā hǎi
- 成語解釋:
- 跨過高山,接近大海。喻勢力擴展。
- 成語出處:
-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下卷:“黨與既成,則連衡同惡,跨山壓海。”
-
310
開山祖師
- 成語拼音:
- kāi shān zǔ shī
- 成語解釋:
- 原為佛教用語;指最初創建寺院的和尚。
- 成語出處:
- 宋 劉克莊《詩話前集》:“歐公詩如昌黎,不當以詩論,本朝詩惟宛陵為開山祖師。”
-
311
昆山之玉
- 成語拼音:
- kūn shān zhī yù
- 成語解釋:
- 昆山:昆侖山。昆侖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秦·李斯《諫逐客書》:“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
-
312
開山之祖
- 成語拼音:
- kāi shān zhī zǔ
- 成語解釋:
- 佛教語,指最初建立寺廟的人,即始祖。比喻學派的創始人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二回:“聽說寶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國文貞之墓地。文貞為西法開山之祖。”
-
313
令出如山
- 成語拼音:
- lìng chū rú shān
- 成語解釋:
- 令:命令。命令一發出就必須徹底實行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3回:“果然現任縣太爺一呼百諾,令出如山,只吩咐得一句,便有一個門上,帶了好幾個衙役,拿著鐵鏈子,把這船上的老板、伙計一齊鎖了帶上岸去了。”
-
314
礪帶河山
- 成語拼音:
- lì dài hé shān
- 成語解釋:
- 黃河細得像衣帶,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與國共存,傳之無窮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
315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暫時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還得自己開解著些。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316
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317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 成語出處:
-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是遭此大禍,兒子官職還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
318
利喙贍辭
- 成語拼音:
- lì huì shàn cí
- 成語解釋:
- 謂口齒伶俐,辭令優美。
- 成語出處:
-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王知古》:“睹其利喙贍辭,不覺前席。”
-
319
力可拔山
- 成語拼音:
- lì kě bá shān
- 成語解釋:
- 力氣大得可以拔起山來,形容勇力過人。
- 成語出處:
- 楚·項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
320
零落山丘
- 成語拼音:
- líng luò shān qiū
- 成語解釋:
- 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 shan成語,shan的成語,帶sh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