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的成語 (843個)
-
221
海盟山咒
- 成語拼音:
- hǎi méng shān zhòu
- 成語解釋:
- 猶言海誓山盟。
- 成語出處:
- 明·梁辰魚《醉太平·暮愁閨怨》套曲:“海盟山咒,都隨一江逝水東流。”
-
222
鴻毛泰山
- 成語拼音:
- hóng máo tài sh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輕重相差極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
223
撼山拔樹
- 成語拼音:
- hàn shān bá shù
- 成語解釋:
- 撼:搖動。搖動山岳,拔起樹木。形容威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明·李唐賓《梧桐葉》第二折:“風呵,兀的不傒幸殺人也,方才撼山拔樹,飛沙走石般起,投至央及你,可倒定息了。”
-
224
回山倒海
- 成語拼音:
- huí shān dǎo h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力量和氣勢極強大,能壓倒一切。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高閭傳》:“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
-
225
河山帶礪
- 成語拼音:
- hé shān dài lì
- 成語解釋:
- 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蕩也決不變心。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
226
好善惡惡
- 成語拼音:
- hǎo shàn è è
- 成語解釋:
- 見“好善嫉惡”。
- 成語出處:
- 《說岳全傳》第七三回:“好善惡惡,人人如此。”
-
227
好善嫉惡
- 成語拼音:
- hǎo shàn jí è
- 成語解釋:
- 崇尚美善,憎恨丑惡。
- 成語出處:
- 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好善嫉惡,賞罰嚴明,治之材也。”
-
228
好善樂施
- 成語拼音:
- hào shàn lè shī
- 成語解釋:
- 好:喜歡;善:親善;樂:樂意;施:施舍;把財產給別人。指喜歡作善事;樂意施舍。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樂書二》:“聞徽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
-
229
好施樂善
- 成語拼音:
- hào shī lè shàn
- 成語解釋:
- 施:給予;樂:喜歡;善:好事。喜歡做善事和施舍,指樂于行善,喜歡施舍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5卷:“再說施家,自從施濟存日,好施樂善,囊中已空虛了。”
-
230
寒山片石
- 成語拼音:
- hán shān piàn shí
- 成語解釋:
- 比喻少見的好文章
- 成語出處:
- 清·張岱《岱志》:“余入泰山,見磨崖勒字,無一字堪入眼,故余反以無字碑為寒山一片石。”
-
231
海誓山盟
- 成語拼音:
- hǎi shì shān méng
- 成語解釋:
- 指著山、海發誓;訂立盟約。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樣永恒不變。多指男女相愛相許時的誓約。誓:誓言;盟:盟約。也作“山盟海誓”。
- 成語出處:
- 宋 辛棄疾《南鄉子 贈妓》詞:“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
-
232
火山湯海
- 成語拼音:
- huǒ shān tāng hǎi
- 成語解釋:
- 喻艱難危險。
- 成語出處:
- 《晉書·張駿傳》:“雖有火山湯海,無所辭難,豈寒暑之足避哉!”
-
233
懷山襄陵
- 成語拼音:
- 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 成語解釋:
- 謂洪水洶涌奔騰溢上山陵。
- 成語出處:
- 《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
234
荒山野嶺
- 成語拼音:
- huāng shān yě lǐng
- 成語解釋:
- 指荒涼無人煙的山野
- 成語出處: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80回:“往前一看,都是荒山野嶺,不見有人行路,連一株樹木也沒有。”
-
235
河山之德
- 成語拼音:
- hé shān zhī dé
- 成語解釋: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成語出處: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
-
236
回山轉海
- 成語拼音:
- huí shān zhuǎn hǎi
- 成語解釋:
- 轉動山海。比喻力量巨大。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詩:“回山轉海不作難,傾情倒意無所惜。”
-
237
還我河山
- 成語拼音:
- huán wǒ hé shān
- 成語解釋:
- 表示決心從侵略者手中奪回本屬于自己的國土。
- 成語出處:
- 宋·趙與時《賓退錄》第五卷:“徽宗嘗夢吳越錢王引徽宗御衣云:‘我好來朝,便終于還我河山。’”
-
238
華屋山丘
- 成語拼音:
- huá wū shān qiū
- 成語解釋:
- 壯麗的建筑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
239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成語拼音:
- hán xìn jiàng bīng,duō duō yì shàn
- 成語解釋:
-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240
海嘯山崩
- 成語拼音:
- hǎi xiào shān bēng
- 成語解釋:
- 大海洶涌呼嘯,高山崩裂倒塌。形容來勢兇猛急速。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個個揚威,分明似海嘯山崩,天摧地塌。”
* shan成語,shan的成語,帶sh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