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的成語 (1967個)

    1181

    其驗如響

    成語拼音:
    qí yàn rú xiǎng
    成語解釋:
    驗:效果;響:回聲。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趙鹿泉前輩有一符,傳自明代。曰:‘高行真人精練剛氣之所化也。試之,其驗如響。’”
    1182

    氣壓山河

    成語拼音:
    qì yā shān hé
    成語解釋:
    氣:氣勢。氣勢宏大,可以壓倒山河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可正是氣壓山河百二雄……”
    1183

    豈有是理

    成語拼音:
    qǐ yǒu shì lǐ
    成語解釋:
    見“豈有此理”。
    成語出處:
    元·劉祁《歸潛志》第七卷:“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奪人所有,豈有是理?”
    1184

    氣咽聲絲

    成語拼音:
    qì yè shēng sī
    成語解釋:
    咽:阻塞。呼吸困難,聲音細微。形容極度虛弱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打的你氣咽聲絲。”
    1185

    豈有他哉

    成語拼音:
    qǐ yǒu tā zāi
    成語解釋:
    豈:難道。難道還有別的嗎?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下》:“豈有他哉?避水火也。”
    1186

    起偃為豎

    成語拼音:
    qǐ yǎn wéi shù
    成語解釋:
    偃:臥躺。豎:立,站著。使躺著的人站起來。比喻給予減輕刑罰的恩惠。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鐘繇傳》:“繇欲輕減大辟之條,以增益刖刑之數,此即起偃為豎,化尸為人矣。”
    1187

    跂予望之

    成語拼音:
    qì yǔ wàng zhī
    成語解釋:
    跂:抬起。抬起腳跟遠望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吾嘗跂而望矣。”
    1188

    氣宇軒昂

    成語拼音:
    qì yǔ xuān áng
    成語解釋:
    氣宇:氣魄;軒昂:精神飽滿;氣度不凡的樣子。形容精神飽滿;氣概不凡。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生得豐姿瀟灑,氣宇軒昂,飄飄有出塵之表。”
    1189

    器宇軒昂

    成語拼音:
    qì yǔ xuān áng
    成語解釋:
    軒昂:精神飽滿。形容人精神飽滿,風度不凡。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游說。”
    1190

    氣逾霄漢

    成語拼音:
    qì yú xiāo hàn
    成語解釋:
    正氣昂揚,直沖云天。形容魄力、勇氣非常大。霄漢,云霄和銀河。
    成語出處:
    《南齊書·高帝本紀》:“公受命宗枋,精貫朝日,擁節和門,氣逾霄漢。”
    1191

    氣焰熏天

    成語拼音:
    qì yàn xūn tiān
    成語解釋:
    氣焰:氣勢。形容盛氣凌人,十分傲慢。
    成語出處:
    《群音類選 》:“獨不見氣焰熏天誰敢當。”
    1192

    氣義相投

    成語拼音:
    qì yì xiāng tóu
    成語解釋:
    謂志趣、情誼互相投合。
    成語出處:
    金·王若虛《林下四友贊》:“吾四人者,臭味相似而氣義相投也,故不結而合,既合而歡。”
    1193

    氣誼相投

    成語拼音:
    qì yì xiāng tóu
    成語解釋:
    見“氣義相投”。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太史慈……與孔融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氣誼相投,有分憂共患之意。”
    1194

    氣焰囂張

    成語拼音:
    qì yàn xiāo zhāng
    成語解釋:
    囂張:猖獗的樣子。形容人威勢逼人;猖狂放肆。
    成語出處:
    《手術臺就是陣地》:“氣焰囂張的日寇剛到齊會鎮,就挨了當頭一棒,被我等消滅了五百多人。”
    1195

    期頤之壽

    成語拼音:
    qī yí zhī shòu
    成語解釋:
    期頤:百年。高壽的意思。
    成語出處:
    《南齊書·禇炫傳》:“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
    1196

    齊足并馳

    成語拼音:
    qí zú bìng chí
    成語解釋:
    馳:疾行,馳驅。并行前進,不分先后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
    1197

    七縱八橫

    成語拼音:
    qī zòng bā héng
    成語解釋:
    形容奔放自如。
    成語出處: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及其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矣。”
    1198

    七折八扣

    成語拼音:
    qī zhé bā kòu
    成語解釋:
    比喻折扣很大,減掉了很多。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8回:“這里的客店錢,就拿兩塊洋錢出來,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強用了。”
    1199

    齊足并驅

    成語拼音:
    qí zú bìng qū
    成語解釋:
    謂齊頭并進,不分高下。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彭羕傳》:“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并驅。”
    1200

    七嘴八舌

    成語拼音:
    qī zuǐ bā shé
    成語解釋:
    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也比喻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
    成語出處:
    《好逑傳》第五回:“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忽被鐵公子攔住,便七嘴八舌地亂嚷。”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