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的成語 (1967個)
-
741
氣沖牛斗
- 成語拼音:
- qì chōng niú dǒu
- 成語解釋:
- 牛:牽牛星;斗:北斗星;指天空。原指寶劍的光氣射入天際。形容氣勢極盛;直沖星空。有時也指怒氣極盛。
- 成語出處:
- 唐 楊炯《杜袁卅墓志銘》:“寶劍之沉,夜氣沖于牛斗。”
-
742
啟寵納侮
- 成語拼音:
- qǐ chǒng nà wǔ
- 成語解釋:
- 謂開寵端而招致侮慢。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元年》:“啟寵納侮,其此之謂也。”
-
743
取長棄短
- 成語拼音:
- qǔ cháng qì duǎn
- 成語解釋:
- 吸取長處拋棄短處。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并前人已傳之業,亦為取長棄短,別出瑕瑜,使人知所從違。”
-
744
契船求劍
- 成語拼音:
- qì chuán qiú j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拘泥成法,不知變通。語本《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后漢書·張衡傳》:“世易俗異,事執舛殊,不能通其變,而一度以揆之。斯
- 成語出處:
- 語本《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745
歧出歧入
- 成語拼音:
- qí chū qí rù
- 成語解釋:
- 歧:不相同。漂泊不定,沒有固定的處所
- 成語出處:
- 清·李楷《序》:“以是知歧出歧入泛泛然而無所歸者,皆失其家而家他人,不能以自立。”
-
746
輕塵棲弱草
- 成語拼音:
- qīng chén qī ruò c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生無常。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列女傳》:“人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耳,何至辛苦乃爾!”
-
747
氣喘如牛
- 成語拼音:
- qì chuǎn rú niú
- 成語解釋:
- 形容大聲喘氣的模樣。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九回:“臉是喝了個漆紫,連樂帶忙,一頭說著,只張著嘴,氣喘如牛的拿了條大手巾擦那腦門子上的汗。”
-
748
千乘萬騎
- 成語拼音:
- qiān chéng wàn qí
- 成語解釋:
- 形容車馬之盛。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梁孝王世家》:“得賜天子旌旗,出從千乘萬騎。”
-
749
氣沖霄漢
- 成語拼音:
- qì chōng xiāo hàn
- 成語解釋:
- 氣:指精神;勇氣;霄漢:指天空。形容勇敢的氣魄。現也形容無畏的革命精神。
- 成語出處:
- 元 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氣沖霄漢。”
-
750
氣喘吁吁
- 成語拼音:
- qì chuǎn xū xū
- 成語解釋:
- 吁吁:喘氣的聲音。形容呼吸急促;喘氣不止。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李勉向一條板凳上坐下,覺得氣喘吁吁。”
-
751
奇才異能
- 成語拼音:
- qí cái yì néng
- 成語解釋:
- 奇:少見的;異:特別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成語出處:
- 唐 吳兢《貞觀政要 擇宮》:“臣愚豈敢不盡情,但今未見有~。”
-
752
氣充志定
- 成語拼音:
- qì chōng zhì dìng
- 成語解釋:
- 充:充實,充足。精力充沛,意志堅定
- 成語出處:
- 《明史·范濟傳》:“磨礱砥礪,使其氣充志定,卓然成材,然后舉而用之,以任天下國家事無難矣!”
-
753
起承轉合
- 成語拼音:
- qǐ chéng zhuǎn hé
- 成語解釋:
- 起:是開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合:是結束全文。舊時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
- 成語出處:
- 元 范德璣《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
-
754
氣充志驕
- 成語拼音:
- qì chōng zhì jiāo
- 成語解釋:
- 謂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遂合諸侯于嘉陵,氣充志驕,淫侈無度。”
-
755
七尺之軀
- 成語拼音:
- qī chǐ zhī qū
- 成語解釋:
- 軀:身體。成年男子的身軀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口耳之間,則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
756
七顛八倒
- 成語拼音:
- qī diān bā d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凌亂。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51卷:“只當商之季,七顛八倒,上下崩頹。”
-
757
七搭八搭
- 成語拼音:
- qī dā bā dā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說話漫無邊際,沒有中心。②糾纏;亂搭腔。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七回:“這里人瑞卻躺到煙炕上去燒煙,嘴里七搭八搭的同老殘說話。”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四回:“老爺今天七搭八搭,不知道說些什么。”
-
758
氣度不凡
- 成語拼音:
- qì dù bù fán
- 成語解釋:
- 氣:氣質。氣質和風度不同一般
- 成語出處:
- 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時的確也有些氣度不凡。”
-
759
七擔八挪
- 成語拼音:
- qī dān bā nuó
- 成語解釋:
- 一再耽擱拖延。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因與眾人在吳道官房里算帳,七擔八挪纏到這咱晚。”
-
760
七倒八歪
- 成語拼音:
- qī dǎo bā wāi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