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pi的成語 (413個)

    221

    霹靂手

    成語拼音:
    pī lì shǒu
    成語解釋:
    指斷案敏捷的人
    成語出處:
    《舊唐書·裴凗傳》:“由是大知名,號為‘霹靂手’。”
    222

    披林擷秀

    成語拼音:
    pī lín xié xiù
    成語解釋:
    猶言去粗存精。
    成語出處:
    唐·芮挺章《國秀集》序:“雖發詞遣句,未協風騷,而披林擷秀,揭厲良多。”
    223

    皮里陽秋

    成語拼音:
    pí lǐ yáng qiū
    成語解釋:
    皮里:內在;陽秋:即春秋;因晉簡文帝之母名阿春;晉人避諱;改“春秋”為“陽秋”;春秋:即春秋筆法。對人物、事件的褒貶不在表面而在內里。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褚季野皮里陽秋,謂其裁中也。”
    224

    盤龍之癖

    成語拼音:
    pán lóng zhī pǐ
    成語解釋:
    指愛好賭博的惡習。
    成語出處:
    《晉書·劉毅傳》記載:劉毅小名盤龍,好賭博,每次下注達數百萬。
    225

    披毛帶角

    成語拼音:
    pī máo dài jiǎo
    成語解釋:
    長著毛,頂著角。指畜生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三回:“死的死,活的活,血肉淋漓,束縛的總只是披毛帶角。”
    226

    披毛戴角

    成語拼音:
    pī máo dài jiǎo
    成語解釋:
    指牲畜。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學人不負師機,還免披毛戴角也無?”
    227

    匹馬單槍

    成語拼音:
    pǐ mǎ dān qiāng
    成語解釋:
    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現比喻行動沒有人幫助。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元《景德傳燈錄 汝州南院和尚》:“問:‘匹馬單槍來時如何?’師曰:‘待我斫棒。’”
    228

    披麻帶索

    成語拼音:
    pī má dài suǒ
    成語解釋:
    猶披麻帶孝。
    成語出處:
    元·高明《琵琶記·蔡公逼試》:“老賊!你年七八十歲,也不識做孝。披麻帶索便是孝。”
    229

    匹馬當先

    成語拼音:
    pǐ mǎ dāng xiān
    成語解釋:
    一馬當先。指沖鋒在前。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刀橫宇宙三軍喪,匹馬當先戰百合。”
    230

    披麻帶孝

    成語拼音:
    pī má dài xiào
    成語解釋:
    服重孝。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3回:“到三日,和尚打起磬子,道場誦經,挑出紙錢去。合家大小都披麻帶孝。”
    231

    披麻戴孝

    成語拼音:
    pī má dài xiào
    成語解釋:
    指長輩去世,子孫身披麻布服,頭上戴白,表示哀悼。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你也想著一家兒披麻帶孝為何由,故來這靈堂里尋斗毆。”
    232

    披麻救火

    成語拼音:
    pī má jiù huǒ
    成語解釋:
    披著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燒身,自招災禍。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則落你好似披麻救火,蒯徹也不似那般人隨風倒舵。”
    233

    拍馬屁

    成語拼音:
    pāi mǎ pì
    成語解釋:
    向人諂媚奉承
    成語出處: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十回:“還有朋友哚拍馬屁鬼討好,連忙搭俚買好仔家生送得去鋪房間。”
    234

    批毛求疵

    成語拼音:
    pī máo qiú cī
    成語解釋:
    猶言吹毛求疵。
    成語出處:
    《舊唐書·崔元綜傳》:“雖外示謹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獄,必批毛求疵,陷于重辟。”
    235

    披毛求疵

    成語拼音:
    pī máo qiú cī
    成語解釋:
    故意挑剔毛病,尋找差錯。
    成語出處:
    《舊唐書·崔元綜傳》:“雖外示謹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獄,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
    236

    披毛求瑕

    成語拼音:
    pī máo qiú xiá
    成語解釋:
    見“披毛求疵”。
    成語出處:
    《北史·崔浩傳》:“是以妄張賊勢,披毛求疵,冀得肆心。”
    237

    披毛索黡

    成語拼音:
    pī máo suǒ yǎn
    成語解釋:
    披:撥開;毛:毛發;索:尋找;黡:黑痣。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接疏》:“成天平地,豈肯稱薪而爨,數粒乃炊,并瑕棄璧,披毛索靨哉!”
    238

    匹馬只輪

    成語拼音:
    pǐ mǎ zhī lún
    成語解釋:
    一匹戰馬,一只車輪。微不足道的一點兵馬裝備。
    成語出處:
    《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晉人與姜戎要之殽而擊之,匹馬只輪無反者。”
    239

    批逆鱗

    成語拼音:
    pī nì lín
    成語解釋:
    批:觸;逆鱗:傳說龍喉下的鱗是逆向的,觸摸容易觸怒。比喻臣下敢于直諫觸犯君主或弱國觸犯強國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秦地遍天下,威脅韓魏趙氏,則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逆鱗哉!”
    240

    批逆龍鱗

    成語拼音:
    pī nì lóng lín
    成語解釋:
    同“批逆鱗”。
    成語出處:
    宋·陳亮《謝張侍御啟》:“優念亮脫身虎口,久矣諱窮;批逆龍鱗,期于合理,庶幾一割之有用,安能百煉而愈剛!”
    * pi成語,pi的成語,帶p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