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pi的成語 (413個)

    241

    睥睨一切

    成語拼音:
    pì nì yī qiè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高傲,看不起任何人。
    成語出處:
    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惟性氣高傲,不欲下人,才具素長,睥睨一切,當世名公巨卿,鮮有入其目者。”
    242

    琵琶別抱

    成語拼音:
    pí pá bié bào
    成語解釋:
    舊時指婦女棄夫改嫁。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243

    琵琶別弄

    成語拼音:
    pí pá bié nòng
    成語解釋:
    見“琵琶別抱”。
    成語出處:
    清·李漁《奈何天·計左》:“命短的,做了離魂倩女;命苦的,做了琵琶別弄。”
    244

    披袍擐甲

    成語拼音:
    pī páo huàn jiǎ
    成語解釋:
    披:穿著;擐:套穿。穿著戰袍,套起鎧甲。形容做起戰斗準備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鞭打單雄信》第三折:“俺元帥遇難逢危,迭不的披袍擐甲。”
    245

    琵琶胡語

    成語拼音:
    pí pá hú yǔ
    成語解釋:
    見“琵琶舊語”。
    成語出處:
    唐·杜甫《詠懷古跡》:“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246

    琵琶舊語

    成語拼音:
    pí pá jiù yǔ
    成語解釋:
    《宋書·樂志一》:“傅玄《琵琶賦》曰:‘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筑,為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后以“琵琶胡語”、“琵琶舊語”,表示對外屈辱求和之意。
    成語出處:
    《宋書·樂志一》:“傅玄《琵琶賦》曰:‘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路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筑,為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
    247

    枇杷門巷

    成語拼音:
    pí pá mén xiàng
    成語解釋:
    舊時指妓女居住的地方。
    成語出處:
    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門里閉門居。”
    248

    劈劈啪啪

    成語拼音:
    pī pī pā pā
    成語解釋:
    形容爆裂、拍打的聲音
    成語出處:
    林海音《城南舊事》:“雨聲那樣大,劈劈啪啪地打落在磚地上,地上的雨水越來越多了。”
    249

    噼噼啪啪

    成語拼音:
    pī pī pā pā
    成語解釋:
    形容爆裂、拍打等的連續聲音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二章:“天一放亮,新樓屋門口就響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
    250

    皮破肉爛

    成語拼音:
    pí pò ròu làn
    成語解釋:
    形容傷勢很重
    成語出處: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滿臉渾身血道道,皮破肉爛不忍瞧。”
    251

    皮破血流

    成語拼音:
    pí pò xuè liú
    成語解釋:
    形容傷勢很重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餓得慌了,到人家地里劈一穗苞米,被人抓住,打得皮破血流,昏倒在地上。”
    252

    披裘帶索

    成語拼音:
    pī qiú dài suǒ
    成語解釋:
    形容衣著粗陋。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新序·雜事五》:“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披裘帶索,往見孟嘗君,欲趨不能進。”
    253

    披裘負薪

    成語拼音:
    pī qiú fù xīn
    成語解釋:
    漢王充《論衡·書虛》:“傳言延陵季子出游,見路有遺金。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薪者投鐮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視之下,儀貌之壯,語言之野也?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負薪”為高士孤高清廉,
    成語出處:
    東漢·王充《論衡·書虛》:“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
    254

    否去泰來

    成語拼音:
    pǐ qù tai lái
    成語解釋:
    指厄運過去,好運到來。
    成語出處:
    前蜀·韋莊《湘中作》詩:“否去泰來終可待,寒夜休唱《飯牛歌》。”
    255

    皮肉之苦

    成語拼音:
    pí ròu zhī kǔ
    成語解釋:
    泛指身體所遭受的痛苦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0章:“河南人除過受了點皮肉之苦,屁也沒損失——他帶著預支的一個月高薪落荒而逃了。”
    256

    脾肉之嘆

    成語拼音:
    pí ròu zhī tàn
    成語解釋:
    脾:通“髀”,大腿。指痛惜光陰虛度,思欲有所作為
    成語出處: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于表坐起至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257

    被山帶河

    成語拼音:
    pī shān dài hé
    成語解釋:
    靠著山,環著河。指形勢險要的地方。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
    258

    皮松骨癢

    成語拼音:
    pí sōng gǔ yǎng
    成語解釋:
    形容表面輕松自如而內心急切盼望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7卷:“用金花彩幣為納聘之儀,選了吉期,皮松骨癢,整備做轉運使的女婿。”
    259

    披沙揀金

    成語拼音:
    pī shā jiǎn jīn
    成語解釋:
    撥開沙子;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東西中挑選精華;也比喻工作繁忙。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直書》:“然則歷考前史,征諸直詞,雖古人糟粕,真偽相亂,而披沙揀金,有時獲寶。”
    260

    披沙撿金

    成語拼音:
    pī shā jiǎn jīn
    成語解釋:
    披:分開;撿:挑選。撥開沙子,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東西中選取精華
    成語出處:
    清·汪師韓《詩學纂聞》:“‘池塘’‘園柳’之篇,‘白云’‘綠滌’之作,‘亂流’‘孤嶼’之句,‘云合’‘露泫’之詞,披沙撿金,寥寥可數。”
    * pi成語,pi的成語,帶p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