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pi的漢字
拼音是pi的字有:批、皮、匹、疲、披、脾、屁、劈、譬、啤、僻、丕、毗、琵、霹、癖、邳、羆、媲、鼙、坯、甓、痞、蚍、圮、庀、噼、枇、砒、陴、貔、郫、鈹、埤、蜱、仳、鲏、鸊、秠、鉟、鷿、隦、膍、駓、魾、鈚、鮍、銔、銢、錃、篺、礔、闢、腗、阰、釽、魮、錍、蠯、疋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批 | pī | 1.用手掌打:批頰(打嘴巴)。2.刮;削。3.對下級文件表示意見或對文章予以批評(多指寫在原件上):批示。批改。審批。批公文。4.批判;批評:批駁。挨了一通批。5.大量或成批(買賣貨物):批發。批購。6.指批發或批購:批了點兒貨。7.用于大宗的貨物或多數的人:一批紙張。今年第一批到邊疆去的同學已經出發。8.棉麻等未捻成線、繩時的細縷:線批兒。麻批兒。 |
皮 | pí | 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皮。蕎麥皮。碰掉了一塊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襖。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皮兒。新書最好包上皮兒。4.(皮兒)表面:地皮。水皮兒。5.(皮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鉛皮。豆腐皮兒。6.有韌性的:皮糖。7.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放皮了,吃起來不香了。8.頑皮:調皮。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老挨說,他早就皮了。10.姓。 |
匹 | pǐ | 1.比得上;相當;相配:匹配。難與為匹。2.單獨:匹夫。3.姓。4.用于馬、騾等:兩匹騾子。三匹馬。5.用于整卷的綢或布(五十尺、一百尺不等):一匹綢子。兩匹布。“疋” |
疲 | pí | 1.身體勞累的感覺:疲乏。疲倦。疲勞。疲憊。疲敝。精疲力盡。2.懈怠,不起勁:疲塌。疲軟。 |
披 | pī | 1.覆蓋或搭在肩背上:披著斗篷。披星戴月。2.打開;散開:披卷。紛披。3.(竹木等)裂開:這根竹竿披了。 |
脾 | pí | 人和高等動物的內臟之一,橢圓形,赤褐色,質柔軟,在胃的左側。脾的作用是制造新的血細胞與破壞衰老的血細胞,產生淋巴細胞與抗體,貯藏鐵質,調節脂肪、蛋白質的新陳代謝等。也叫脾臟。 |
屁 | pì | 1.由肛門排出的臭氣:放屁。2.比喻沒用的或不足道的事物:屁話。屁大點事也值得大驚小怪。3.泛指任何事物,相當于“什么”(多用于否定或斥責):你懂個屁。別翻了,包里屁都沒有。 |
劈 | pī|pǐ | [pī]1.用刀斧等砍或由縱面破開:劈木柴。劈成兩半。劈風斬浪。2.(木頭等)裂開:板子劈了。鋼筆尖寫劈了。3.(嗓音)變得嘶啞:他喊了半天,聲音都快劈了。4.正對著;沖著(人的頭、臉、胸部):劈頭。劈臉。5.雷電毀壞或擊斃:老樹讓雷劈了。6.簡單機械,由兩個斜面合成,縱剖面呈三角形,如楔子和刀、斧等的刃兒就屬于這一類。[pǐ]1.分開;分:劈成三股。2.分裂;使離開原物體:劈萵苣葉。3.腿或手指等過分叉開。 |
譬 | pì | 比喻;比方:譬喻。譬如。設譬。 |
啤 | pí | 〔啤酒〕一種低濃度酒精飲料。以大麥芽、大米為原料,并加少量酒花,經糖化、低溫發酵制得。含糖、蛋白質和二氧化碳。 |
僻 | pì | 1.偏僻:僻巷。荒僻。僻處一隅。2.性情古怪,跟一般人合不來:怪僻。孤僻。3.不常見的(多指文字):生僻。冷僻。僻字(冷僻的字)。 |
丕 | pī | 大:丕業。丕變。 |
毗 | pí | 1.毗連:毗鄰。2.輔助。 |
琵 | pí | 〔琵琶〕撥弦樂器。體半梨形,曲頸,四弦。戴假指甲彈奏。音域廣闊(能奏所有半音),音色獨特,技法豐富。常用于獨奏、合奏和伴奏。 |
霹 | pī | 1.〔霹靂〕響聲極大的雷。2.〔霹雷〕即“霹靂”。 |
癖 | pǐ | 癖好;嗜好:煙癖。潔癖。嗜酒成癖,于健康不利。 |
邳 | pī | 1.邳州(Pīzhōu),地名,在江蘇。2.姓。 |
羆 | pí | 熊的一種。即棕熊。 |
媲 | pì | 匹敵;比得上:媲美。 |
鼙 | pí | 擊樂器。古時軍隊中用的小鼓。 |
坯 | pī | 1.磚瓦、陶瓷、景泰藍等制造過程中,用原料做成器物的形狀,還沒有放在窯里或爐里燒的,叫做坯:磚坯。2.特指土坯:打坯。脫坯。3.指半成品:面坯(已煮好而未加作料的面條)。醬坯兒。鋼坯。坯布。“壞” |
甓 | pì | 磚。 |
痞 | pǐ | 1.痞塊,肚子里可以摸得到的硬塊。2.惡棍;流氓:地痞。痞棍。 |
蚍 | pí | 〔蚍蜉〕大螞蟻,如“蚍蜉撼大樹”。 |
圮 | pǐ | 毀壞;倒塌:傾圮。 |
庀 | pǐ | 1.具備。2.治理。 |
噼 | pī | 用于擬聲詞:噼嚦啪啦。 |
枇 | pí | 〔枇杷〕常綠小喬木。果實圓形、黃色、味酸甜。原產于中國,長江以南多栽培。 |
砒 | pī | 1.砷的舊稱。2.砒霜。 |
陴 | pī | 女墻。 |
貔 | pí | 傳說中的一種猛獸,像熊。 |
郫 | pí | 郫縣,地名,在四川。 |
鈹 | pí|pī | [pí]金屬元素,符號Be,原子序數4。鋼灰色。鈹合金彈性好,質堅硬而輕,可用來制飛機機件和精密儀器等的運動部件。原子能工業中用作中子反射體和反應堆底座等。[pī]1.中醫用的長針。下端兩面有刃,用來刺破癰疽,排出膿血。2.長矛。 |
埤 | pí|pì | [pí]增加。[pì]〔埤堄〕城墻上的矮墻,即女墻。 |
蜱 | pí | 節肢動物,身體橢圓形,頭胸部和腹部合在一起,有四對足。種類很多,有的吸植物的汁液,對農作物有害;有的吸人畜的血,能傳染腦炎、回歸熱等。也叫壁虱。 |
仳 | pǐ|pí | [pǐ]〔仳離〕夫妻分離。特指婦女被遺棄而離去。[pí]〔仳倠〕a.古丑女名;b.容貌丑。 |
鲏 | pí | 見〔鳑鲏〕 |
鸊 | pì | 〔鸊鷉(tī)〕一種水鳥,比鴨稍小,腳近尾端,翅短小,不善飛行,極會潛水,常成群游于水面,受驚即潛入水中。亦作“鸊鵜”。俗稱“油鴨”。 |
秠 | pī | 一皮二粒的黑黍。 |
鉟 | pī | 1.古同“鈹”,古兵器,形如刀而兩邊有刃。2.熔化:鉟金。鉟銀。3.旌旗名。 |
鷿 | pì | 古同“鸊”。 |
隦 | pí | 古同“陴”。 |
膍 | pí | 古指百葉,即牛羊的重瓣胃。 |
駓 | pī | 毛色黃白相雜的馬。亦稱“桃花馬”。 |
魾 | pī | 即“大鱯”。 |
鈚 | pī | 1.一種較寬較薄的箭頭:“長鈚逐狡兔。”2.鐵。3.犁刃。 |
鮍 | pí | 同“鲏”。 |
銔 | pī | 圓鉟。 |
銢 | pǐ | 器。 |
錃 | pī | 鋤。 |
篺 | pí | 古人名用字。 |
礔 | pī | 古同“霹”。 |
闢 | pì | 同“辟”。 |
腗 | pí | 古同“脾”。 |
阰 | pí | 古山名。在楚國南部。 |
釽 | pī|zhāo | [pī]1.破裂。2.分析。3.古代一種農具名。4.劍身出現的文采。[zhāo]煉銅的初次生成物。 |
魮 | pí | 鳑鲏魚。 |
錍 | pī | 1.古同“鈚”,一種較寬較薄較長的箭頭:“武將齊貫錍。”2.古酒器,形似壺,敞口,短頸,鼓腹扁圓。3.犁刃。 |
蠯 | pí | 古同“螷”。 |
疋 | pǐ|yǎ|shū | [pǐ]同“匹”。[yǎ]古同“雅”,《爾雅》亦作《爾疋》。[shū]腳。 |
* pi拼音專題為您提供拼音是pi的漢字列表,包括pi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和輕聲的所有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