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帶孝的意思 披麻帶孝的讀音和出處
- 披
- 麻
- 帶
- 孝
- 成語名稱:
- 披麻帶孝
- 成語拼音:
- [pī má dài xiào]
- 成語解釋:
- 服重孝。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3回:“到三日,和尚打起磬子,道場誦經,挑出紙錢去。合家大小都披麻帶孝。”
- 成語例句: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6回:“后來旁人定了個調停之法,要他披麻帶孝,扮了孝子去送殯。”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狀語;指哀悼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披麻帶孝
- 英文翻譯:
- dress in the coarse hempen cloth black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披麻帶孝”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P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重孝
“披麻帶孝”的單字解釋
【披】:1.覆蓋或搭在肩背上:披著斗篷。披星戴月。2.打開;散開:披卷。紛披。3.(竹木等)裂開:這根竹竿披了。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帶】:1.帶子或像帶子的長條物:皮帶。鞋帶兒。傳送帶。2.輪胎:車帶。汽車外帶。3.地帶;區域:溫帶。黃河一帶。4.白帶:帶下。5.姓。6.隨身拿著;攜帶:帶行李。帶干糧。7.捎帶著做某事:上街帶包茶葉來(捎帶著買)。你出去請把門帶上(隨手關上)。8.呈現;顯出:面帶笑容。9.含有:這瓜帶點兒苦味。說話帶刺兒。10.連著;附帶:帶葉的橘子。連說帶笑。放牛帶割草。11.引導;領:帶隊。帶徒弟。12.帶動:以點帶面。他這樣一來帶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孫子是奶奶帶大的。
【孝】:1.孝順:孝子。盡孝。2.舊時尊長死后在一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守孝。3.喪服:穿孝。戴孝。4.姓。
“披麻帶孝”的近義詞
“披麻帶孝”的相關成語
“披麻帶孝”的關聯成語
披字的成語
麻字的成語
帶字的成語
孝字的成語
披開頭的成語
麻開頭的成語
帶開頭的成語
孝開頭的成語
pi的成語
ma的成語
dai的成語
xiao的成語
pmdx的成語
披麻什么什么的成語
披什么帶什么的成語
披什么什么孝的成語
什么麻帶什么的成語
什么麻什么孝的成語
什么什么帶孝的成語
“披麻帶孝”造句
看你那樣,如喪考妣,去給他們披麻帶孝吧!
當然也有不少人家披麻帶孝,哀哭陣陣,在追掉這四取得亡魂,也算是戰爭中的特景吧。
風雨親筆題寫了橫匾,并且下令全軍上下披麻帶孝,全城百姓扶棺相送,可謂極盡哀榮,給足了耶律部族面子,也緩解了雙方存在的不信任感。
現在讓他們學一些保命的本事,以后又有多少家不用披麻帶孝?又有多少人不會成為孤兒寡女?我也知道,有句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老話。
全家男女老少主仆均披麻帶孝。
你們要給那小娃娃披麻帶孝?我看是用不著的,我看他身體健康,肯定比你們活得還久!
山風獵獵,吹動林濤,盡化做悲聲,全場幾百號人也是盡皆肅穆,靜靜地看著跪在墳前披麻帶孝的韓家人。
當時駐守在文城的劉秀一聽哥哥被害,猶如萬箭穿心,然而自己力量單弱,無法與皇帝劉玄抗爭,只用韌晦之計,也不為兄長披麻帶孝,競被劉玄封為蕭王。
他們一齊奔向弘晝的府邸,來到巷口一看,果然這里門前糊著白幡兒,家人也都披麻帶孝,還真像是出了大事。
* 披麻帶孝的意思 披麻帶孝的成語解釋 披麻帶孝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