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的成語 (360個)
-
321
應名點卯
- 成語拼音:
- yīng míng diǎn mǎo
- 成語解釋:
- 謂形式上查點人役。形容照例行事。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8回:“尤氏雖天天過來,也不過應名點卯,不肯亂作威福。”
-
322
羽毛豐滿
- 成語拼音:
- yǔ máo fēng mǎn
- 成語解釋:
- 小鳥的羽毛已經長全。比喻已經成熟或力量相當強大了。
- 成語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水池》:“形體肥大,羽毛豐茂。”
-
323
月貌花龐
- 成語拼音:
- yuè mào huā páng
- 成語解釋:
- 龐:臉龐。容顏像明月、鮮花一樣美麗
- 成語出處: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對月貌花龐,飲玉液瓊漿。”
-
324
玉貌花容
- 成語拼音:
- yù mào huā r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長得漂亮,如花似玉。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聞得哭聲,上前看時,雖然蓬頭垢面,那玉貌花容,從來無兩,如何不認得!”
-
325
月貌花容
- 成語拼音:
- yuè mào huā róng
- 成語解釋:
-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 成語出處:
- 明 胡文煥《群音類選 清腔類 李子花》:“可惜了月貌花容,顛倒做敗柳殘花。”
-
326
一貌傾城
- 成語拼音:
- yī mào qī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顧:回看。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顧盼之間,全城人都為之傾倒
- 成語出處:
- 明·鄭若庸《玉玦記·祝壽》:“張郎不成,李郎不應,十人見我九人憎,羞殺我一貌傾城。”
-
327
以貌取人
- 成語拼音:
- yǐ mào qǔ rén
- 成語解釋:
- 以:根據;憑據;貌:外貌;取:衡量、判斷。根據人的外貌衣著來判斷、衡量其品質能力的高下。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328
一貌堂堂
- 成語拼音:
- yī mào táng táng
- 成語解釋:
- 堂堂:莊重大方。一副莊重大方的相貌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鳴鳳記·陸姑救易》:“我見他一貌堂堂,必然高貴。”
-
329
羽毛未豐
- 成語拼音:
- yǔ máo wèi fēng
- 成語解釋:
- 小鳥的羽毛還沒有長全(豐:豐滿)。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
330
以毛相馬
- 成語拼音:
- yǐ máo xiāng mǎ
- 成語解釋:
- 根據毛色判斷馬的優劣。比喻從表面上看問題,其所得認識往往與實際不符。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故以言舉人,若以毛相馬,此其所以多不稱舉。”
-
331
鬻矛譽盾
- 成語拼音:
- yù máo yù dùn
- 成語解釋:
- 鬻:賣;譽:贊美。自相矛盾,不能兩立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
-
332
羽旄之美
- 成語拼音:
- yǔ máo zhī měi
- 成語解釋: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下》:“百姓聞王車馬之聲,見羽旄之美。”
-
333
音容笑貌
- 成語拼音:
- yīn róng xiào mào
- 成語解釋:
- 音:說話的聲音;容:容貌;笑起來的樣子;指神態。指人的容貌和笑聲。常用作懷念之詞。
- 成語出處:
- 魯迅《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的音容笑貌,還在目前,而所講的《說文解字》卻一句也不記得了。”
-
334
云容月貌
- 成語拼音:
- yún róng yuè mào
- 成語解釋:
- 比喻淡雅、飄逸的容貌。
- 成語出處:
- 明·梁辰魚《香遍滿·寄王桂父》套曲:“云容月貌,尋常淡妝難畫描。出落風神年尚小,一團都是俏。”
-
335
英聲茂實
- 成語拼音:
- yīng shēng mào shí
- 成語解釋:
- 指美名和盛業。
- 成語出處:
- 《隋書 于宣敏傳》:“盛業洪基,同天地之長久;英聲茂實,齊日月之照臨。”
-
336
遺形去貌
- 成語拼音:
- yí xíng qù mào
- 成語解釋:
- 謂舍棄一切外在形式。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與陶孝若書》:“然一相識,而遂遺形去貌,又非淺淺者可同年輪也。”
-
337
飲血茹毛
- 成語拼音:
- yǐn xuè rú máo
- 成語解釋:
- 茹:吃。用來描繪原始人不會用火,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禮記·禮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
338
搖羽毛扇
- 成語拼音:
- yáo yǔ máo shàn
- 成語解釋:
- 見“搖鵝毛扇”。
- 成語出處:
- 孫犁《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小說和戲劇上的諸葛亮,幾百年來在群眾中,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形象,即所謂搖羽毛扇的人物。”
-
339
寅支卯糧
- 成語拼音:
- yín zhī mǎo liáng
- 成語解釋:
- 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糧。比喻經濟困難,收入不夠支出,預先支用了以后的進項。比喻指經濟困難,入不敷出。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我有差使的時候,己是寅支卯糧的了。”
-
340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成語拼音:
- 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
- 成語解釋:
- 子:對別人的稱呼;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對方的觀點、方法或言論來反駁對方。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 mao成語,mao的成語,帶mao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