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mao的成語 (360個)

    301

    晰毛辨發

    成語拼音:
    xī máo biàn fā
    成語解釋:
    連毛發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格局》:“圣嘆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辯發,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于其間矣。”
    302

    笑貌聲音

    成語拼音:
    xiào mào shēng yīn
    成語解釋: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度等
    成語出處: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女輾轉床席,絕而復蘇者數次,迨至轉危為安,笑貌聲音,不殊常度,而言動舉止,如出兩人。”
    303

    相貌堂堂

    成語拼音:
    xiàng mào táng táng
    成語解釋:
    形容人的儀表端正魁梧。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四回:“御弟相貌堂堂,豐姿英俊,誠是天朝上國之男兒,南贍中華之人物。”
    304

    形貌昳麗

    成語拼音:
    xíng mào yì lì
    成語解釋:
    昳麗:神采煥發。容貌美麗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305

    學如牛毛,成如麟角

    成語拼音:
    xué rú niú máo,chéng rú lín jiǎo
    成語解釋: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成語出處:
    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第13卷:“學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蔣之《萬機論》。”
    306

    洗髓伐毛

    成語拼音:
    xǐ suǐ fá máo
    成語解釋:
    清洗骨髓,削除毛發。比喻徹底滌除自身的污穢。有脫胎換骨的意思。
    成語出處:
    明 程登吉《幼學瓊林 身體》:“漢張良躡足附耳,東方朔洗髓伐毛。”
    307

    信外輕毛

    成語拼音:
    xìn wài qīng máo
    成語解釋:
    佛教語。信心動搖不定,像鴻毛輕飄浮動
    成語出處:
    《觀經玄義分》:“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
    308

    梟心鶴貌

    成語拼音:
    xiāo xīn hè mào
    成語解釋:
    比喻心惡貌善。
    成語出處:
    唐·元稹《有鳥》詩:“千年不死伴靈龜,梟心鶴貌何人覺。”
    309

    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成語拼音:
    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成語解釋: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成語出處:
    三國·魏·蔣濟《蔣子萬機論》:“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310

    仙姿玉貌

    成語拼音:
    xiān zī yù mào
    成語解釋:
    形容女子姿態容貌都美。
    成語出處:
    唐·鄭《津陽門》詩:“鳴鞭后騎何躞蹀,宮妝禁袖皆仙姿。”《樂府詩集·宮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釵獨相問。”
    311

    仙姿佚貌

    成語拼音:
    xiān zī yì mào
    成語解釋:
    仙子的姿質,秀逸的容貌。形容女子出色的姿容。佚,通“逸”。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彈詞》:“那娘娘生得來仙姿佚貌,說不盡幽閑窈窕。”
    312

    寅吃卯糧

    成語拼音:
    yín chī mǎo liáng
    成語解釋:
    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糧。比喻經濟困難,收入不夠支出,預先支用了以后的進項。比喻指經濟困難,入不敷出。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5回:“我們只吃一分口糧,哪里會有多少錢?就是我們總爺,也是寅吃卯糧,先缺后空。”
    313

    搖鵝毛扇

    成語拼音:
    yáo é máo shàn
    成語解釋:
    傳說諸葛亮常手執羽扇指揮作戰,后世舞臺上出現的一些軍師也多執羽扇。因以“搖鵝毛扇”比喻出謀畫策。
    成語出處: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一:“大家都說他是一個搖鵝毛扇的,是一個唱傀儡戲的提線的人。”
    314

    迎風冒雪

    成語拼音:
    yíng fēng mào xuě
    成語解釋:
    迎:對著,沖著。頂著寒風,冒著大雪。常形容旅途艱辛。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四回:“真個是迎風冒雪,戴月披星,行彀多時,又值早春天氣,但見三陽轉運,萬物生輝。”
    315

    佯風詐冒

    成語拼音:
    yáng fēng zhà mào
    成語解釋:
    猶言裝瘋賣傻。
    成語出處:
    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你個弟子孩兒,吃了兩種酒,佯風詐冒,手之舞之的打我,你敢再來打我么?”
    316

    雁過拔毛

    成語拼音:
    yàn guò bá máo
    成語解釋:
    雁飛過也要拔下毛來。比喻不放過任何機會;利用手中權力來攫取利益。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1回:“話雖如此,他既沒那‘雁過拔毛’的本事,就該悄悄兒走。”
    317

    雨巾風帽

    成語拼音:
    yǔ jīn fēng mào
    成語解釋:
    遮蔽風雨的頭巾和帽子。常借指浪游之客。
    成語出處:
    宋·朱敦儒《感皇恩·游□□園感舊》詞:“主人好事,坐客雨巾風帽。”宋·陳三聘《夢玉人引》詞:“雨巾風帽,昔追游、誰念舊蹤跡。”
    318

    鷹擊毛摯

    成語拼音:
    yīng jī máo zhì
    成語解釋:
    擊:搏擊;摯:兇猛。鷙鳥撲擊其他動物時,羽毛都張著。比喻嚴酷兇悍。
    成語出處:
    《史記·酷吏列傳》:“而縱以鷹擊毛摯為治。”
    319

    一毛不拔

    成語拼音:
    yī máo bù bá
    成語解釋:
    連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來。形容為人十分吝嗇;自私。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320

    羊毛出在羊身上

    成語拼音:
    yáng máo chū zài yáng shēn shàng
    成語解釋:
    比喻表面上給了人家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價里。
    成語出處:
    明 唐順之《公移 牌》:“稍稍借貸度日,有收之年送還田主。諺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
    * mao成語,mao的成語,帶m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