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的成語 (530個)
-
481
原形敗露
- 成語拼音:
- yuán xíng bài lù
- 成語解釋:
- 本來面目暴露出來。
- 成語出處:
- 唐浩明《曾國藩》第一部第九章四:“高疤臉先想以一個老實膽小的小商販的面目混過厘卡,現在見原形敗露,知道哀求無用,只有狠心出一筆大錢來買通。”
-
482
一心一路
- 成語拼音:
- yī xīn yī lù
- 成語解釋:
- 猶一心一意。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掛枝兒·多心》:“初相交,指望你一心一路;到如今,眼面上做工夫。”
-
483
一線之路
- 成語拼音:
- yī xiàn zhī lù
- 成語解釋:
- 謂一條活路。
- 成語出處: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六:“若權奸之去,則正當洗腸滌胃。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之路;借范堯夫之言,為君子憂后來之禍,則失之矣。”
-
484
依樣畫葫蘆
- 成語拼音:
- yī yàng huà hú l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成語出處: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485
依樣葫蘆
- 成語拼音:
- yī yàng hú lú
- 成語解釋:
- 見“依樣畫葫蘆”。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只有一個史閣部,頗有忠心,被馬、阮掣肘,卻也依樣葫蘆。”
-
486
庸庸碌碌
- 成語拼音:
- yōng yōng lù lù
- 成語解釋:
- 庸庸:平平常常。碌碌:無能的樣子。指人平凡無奇,無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鑒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別賢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
487
余子碌碌
- 成語拼音:
- yú zǐ lù lù
- 成語解釋:
- 余子:其它的人。謂其它人平庸無能,表示對別人的輕視。《后漢書·稱衡傳》:“衡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數也。’明·袁宏道《瓶花齋集之九·尺櫝·與李龍湖》:“仆嘗謂六朝無詩,陶公有詩趣,謝公有詩料,余子碌碌,無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猿文苑傳下·禰衡》:“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數也。’”
-
488
指冬瓜罵葫蘆
- 成語拼音:
- zhǐ dōng guā mà hú lú
- 成語解釋:
- 指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罵那個人
- 成語出處:
-
489
尊官厚祿
- 成語拼音:
- zūn guān hòu lù
- 成語解釋:
- 祿:俸祿。泛指職位高,待遇優
- 成語出處:
-
490
照葫蘆畫瓢
- 成語拼音:
- zhào hú lu huà piáo
- 成語解釋: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成語出處: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491
走回頭路
- 成語拼音:
- zǒu huí tóu l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倒退或按已經不合時宜的老規矩辦事
- 成語出處:
- 錢鐘書《圍城》:“我鬼迷昏了頭,卻不過高松年的情面,吃了許多苦,還要半途而廢,走回頭路!”
-
492
捉襟露肘
- 成語拼音:
- zhuō jīn lù zhǒu
- 成語解釋:
- 同“捉衿見肘”。
- 成語出處:
- 清·薛雪《一瓢詩話》:“分題拈韻,詩家之厄也……一遭牽合,未免捉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七十一回:“童七道:‘咱實得百十兩銀接接手才好哩;要不,也就捉襟露肘了。’”
-
493
捉衿露肘
- 成語拼音:
- zhuō jīn lù zhǒu
- 成語解釋:
- 同“捉衿見肘”。
- 成語出處:
- 明·焦竑《焦氏筆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誰憐子夏之貧。”
-
494
獐麇馬鹿
- 成語拼音:
- zhāng jūn mǎ lù
- 成語解釋:
- 比喻舉動匆忙慌亂的人。
- 成語出處:
- 《西湖志余》卷二十五:“杭州人言舉止倉皇者曰獐麇馬鹿,蓋四物善駭,見人則跳躍自竄。”
-
495
鑿空指鹿
- 成語拼音:
- záo kōng zhǐ lù
- 成語解釋:
- 鑿空:憑空;指鹿:指鹿為馬。指憑空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耶?指鹿為馬。’”
-
496
振鷺充庭
- 成語拼音:
- zhèn lù chōng tíng
- 成語解釋:
- 振鷺:振動翅膀的白鷺。白鷺群飛,集于庭中。比喻遠方賢士紛紛前來,朝廷人才濟濟
- 成語出處:
- 西漢·揚雄《劇秦美新》:“振鷺之聲充庭,鴻鸞之黨漸階。”
-
497
軸轤千里
- 成語拼音:
- zhóu lú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形容船多,首尾相連
- 成語出處:
- 《晉書·陸機傳》:“軸轤千里,前驅不過百艦。”
-
498
舳艫千里
- 成語拼音:
- zhú lú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舳:船尾;艫:船頭;舳艫: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形容船多,首尾相接,千里不絕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
-
499
重賂輕賢
- 成語拼音:
- zhòng lù qīng xián
- 成語解釋:
- 賂:財物。重視財物而輕視賢能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4回:“我想那秦太師,亦是十載寒窗,由青燈而居相位,怎么重賂輕賢!”
-
500
嶄露頭角
- 成語拼音:
- zhǎn lù tóu jiǎo
- 成語解釋:
- 嶄:嶄然;突出的樣子;露:顯露;頭角:比喻人的氣概和才華。比喻突出地顯示出才能和本領。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焉。”
* lu成語,lu的成語,帶l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