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u的成語 (530個)

    501

    指鹿為馬

    成語拼音:
    zhǐ lù wéi mǎ
    成語解釋:
    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502

    舳艫相接

    成語拼音:
    zhú lú xiāng jiē
    成語解釋:
    舳:船尾;艫:船頭。形容船與船相接,數量多
    成語出處:
    《隋書·食貨志》:“帝御龍舟,文武官五品以上給樓船,九品以上給黃篾舫,舳艫相接,二百余里。”
    503

    舳艫相繼

    成語拼音:
    zhú lú xiāng jì
    成語解釋:
    舳:船尾。艫:船頭。指船首尾相接,數量很多。亦作“舳艫相接”。
    成語出處:
    唐·韓偓《開河記》:“時舳艫相繼,連接千里,自大梁至淮江,聯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百里。”
    504

    鄒魯遺風

    成語拼音:
    zōu lǔ yí fēng
    成語解釋:
    鄒、魯:孔子是魯人,孟子是鄒人。“文教興盛”之地的代稱。指孔孟留下來的儒家風氣
    成語出處:
    《梁書·羊侃傳》:“高祖覽曰:吾聞仁者有勇,今見勇者有仁,可謂鄒魯遺風,英賢不絕。”
    505

    指鹿作馬

    成語拼音:
    zhǐ lù zuò mǎ
    成語解釋:
    比喻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為馬”。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 鮑勛傳》:“大軍還洛陽,曜有罪,勛奏絀遣。而曜密表勛私解邕事。昭曰:‘勛指鹿作馬,收付廷尉。’”
    506

    振鷺在庭

    成語拼音:
    zhèn lù zài tíng
    成語解釋:
    振鷺:振動翅膀的白鷺。白鷺群飛,集于庭中。比喻遠方賢士紛紛前來,朝廷人才濟濟
    成語出處:
    《文選·任聳》:“伏惟陛下道隱旒纊,信充符璽,六飛同塵,五讓高世,白駒空谷,振鷺在庭,猶懼隱鱗卜祝,藏器屠保。”
    507

    逐鹿中原

    成語拼音:
    zhú lù zhōng yuán
    成語解釋:
    在中原爭奪天下。比喻爭奪政權。逐:追趕;鹿:比喻帝位、政權。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508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成語拼音: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
    成語解釋:
    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
    成語出處: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509

    甄奇錄異

    成語拼音:
    zhēn qí lù yì
    成語解釋:
    謂選拔錄用優秀的人才。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步騭傳》:“騭于是條于時事業在荊州界者,諸葛瑾……李肅、周條、石幹十一人,甄別形狀。”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李肅]善論議,臧否得中,甄奇錄異,薦述后進,題目品藻,曲有條貫,眾以此服之。”
    510

    重起爐灶

    成語拼音:
    zhòng qǐ lú zào
    成語解釋:
    謂事情遭受挫折后,再從頭做起。
    成語出處:
    郭沫若《北伐途次》:“每遭一次頓挫,總要使前功盡棄,又來重起爐灶。”
    511

    招權納賂

    成語拼音:
    zhāo quán nà lù
    成語解釋:
    見“招權納賄”。
    成語出處:
    《元史·樸不花傳》:“不花驕恣無上,招權納賂,奔競之徒,皆出其門,骎骎有趙高、張讓、田令孜之風。”
    512

    乍入蘆圩,不知深淺

    成語拼音:
    zhà rù lú wéi,bù zhī shēn qiǎn
    成語解釋:
    乍:剛剛,起初;圩:圍子。新到一片蘆葦地,不知這里邊的深淺。比喻剛到一個新的地方,不熟悉情況,行動要謹慎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2回:“假若不與他實說,蒙著頭,帶著他走,常言道:‘乍入蘆圩,不知深淺。’”
    513

    櫛霜沐露

    成語拼音:
    zhì shuāng mù lù
    成語解釋:
    迎著霜,頂著露。形容奔波勞苦。
    成語出處:
    清·李漁《憐香伴·僦居》:“櫛霜沐露多勞頓,喜借得一帆風順。”
    514

    朝施暮戮

    成語拼音:
    zhāo shī mù lù
    成語解釋:
    施:施行;戮:殺戮。早上發令晚上殺戮。形容實行高壓手段
    成語出處:
    《新唐書·柳澤傳》:“故政不常、令不一,則奸詐起而暴亂生焉,雖朝施暮戮,而法不行矣。”
    515

    終身讓路,不枉百步

    成語拼音:
    zhōng shēn ràng lù,bù wǎng bǎi bù
    成語解釋:
    枉:白白地,冤枉。一輩子給人讓路,也不會多走一百步冤枉路。比喻對人謙讓不會有什么損失
    成語出處:
    《新唐書·朱敬則傳》:“敬則兄仁軌……嘗誨子弟曰:‘終身讓路,不枉百步;終身讓畔,不失一段。’”
    516

    走身無路

    成語拼音:
    zǒu shēn wú lù
    成語解釋:
    無路可走。比喻身陷絕境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公子道:‘今走身無路,只得所天命,早晚是死,不得見你了。’”
    517

    斬蛇逐鹿

    成語拼音:
    zhǎn shé zhú lù
    成語解釋:
    逐鹿:比喻群雄并起,爭奪天下。指群雄角逐,爭奪天下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愿還。’……乃前,拔劍擊斬蛇。”
    518

    走投沒路

    成語拼音:
    zǒu tóu méi lù
    成語解釋:
    沒路可走。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沒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討口飯兒吃咱。”
    519

    走頭沒路

    成語拼音:
    zǒu tóu méi lù
    成語解釋:
    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8卷:“火器一齊發作,殺得他走頭沒路,大敗虧輸。”
    520

    走頭無路

    成語拼音:
    zǒu tóu wú lù
    成語解釋:
    絕路。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五六回:“徐寧妻子并兩個婭嬛,如熱鏊子上螞蟻,走頭無路。不茶不飯,慌做一團。”
    * lu成語,lu的成語,帶l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