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i的成語 (1870個)

    1741

    有心無力

    成語拼音:
    yǒu xīn wú lì
    成語解釋:
    有愿望和打算,但沒有力量付諸實現。
    成語出處:
    南朝·梁·惠皎《高僧傳·義解·竺法曠》:“貧道必當盡誠上答,正恐有心無力耳。”
    1742

    一心一力

    成語拼音:
    yī xīn yī lì
    成語解釋:
    同心協力。
    成語出處:
    清·魏源《圣武記》卷九:“自闔營將弁,以及士卒,無不一心一力。”
    1743

    優賢揚歷

    成語拼音:
    yōu xián yáng lì
    成語解釋:
    亦作“優賢飏歷”。謂敬重賢才,表揚其事跡。
    成語出處:
    《隸釋·漢成陽令唐扶頌》:“遂興無為之治,優賢揚歷,表善絀惡,遵九德以綏民,崇晏晏之惠康。”
    1744

    一行作吏

    成語拼音:
    yī xíng zuò lì
    成語解釋:
    一經做了官。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游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廢。”
    1745

    淵涌風厲

    成語拼音:
    yuān yǒng fēng lì
    成語解釋:
    如水之涌,如風之疾。比喻談吐滔滔不絕。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行品》:“士有機變清銳,巧言綺粲,攬引譬喻,淵涌風厲。然而口之所談,身不能行。”
    1746

    有一利必有一弊

    成語拼音:
    yǒu yī lì bì yǒu yī bì
    成語解釋:
    在這一方面有好處,在另一方面就會有壞處。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關于中國的二三件事》:“但是,真如先哲之謂‘有一利必有一弊’罷,同時也開始了火災。”
    1747

    有一利即有一弊

    成語拼音:
    yǒu yī lì jì yǒu yī bì
    成語解釋:
    弊:弊病,害處。在這一方面有好處,在另一方面就會有壞處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6回:“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那里有沒有弊病的道理。”
    1748

    有緣千里來相會

    成語拼音:
    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
    成語解釋:
    人與人之間只要有緣分,即使相離很遠也會相見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正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1749

    英英玉立

    成語拼音:
    yīng yīng yù lì
    成語解釋:
    儀態俊美的樣子。
    成語出處:
    《儒林外史》第十回:“適才會見令表叔,才知尊大人已謝賓客,使我不勝傷感。今見世兄如此英英玉立,可稱嗣續有人,又要破涕為笑。”
    1750

    援疑質理

    成語拼音:
    yuán yí zhì lǐ
    成語解釋:
    援:引、提出;質:詢問。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形容虛心請教,認真求學
    成語出處:
    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聽。”
    1751

    言之成理

    成語拼音:
    yán zhī chéng lǐ
    成語解釋:
    之:代詞;指所說的事。講話講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1752

    沅芷澧蘭

    成語拼音:
    yuán zhǐ lǐ lán
    成語解釋:
    《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內有芬芳之蘭,異于眾草”。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本指生于沅澧兩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潔的人或事物。
    成語出處:
    《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內有芬芳之蘭,異於眾草”。
    1753

    沅茞澧蘭

    成語拼音:
    yuán zhǐ lǐ lán
    成語解釋:
    沅、澧:都是水名;茞、蘭:都是香草。比喻高潔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沅有茞兮澧有蘭。”
    1754

    遠在千里,近在目前

    成語拼音:
    yuǎn zài qiān lǐ,jìn zài mù qián
    成語解釋:
    認為遠的話就遠在千里,認為近的話就近在眼前。指對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觀認識而轉移。也指要尋找的事物就在眼前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0回:“素臣喜道:‘廳上所貼的對聯,有劉夏文臣四字,不知所謂,畢竟指著何人。’玉麟笑道:‘遠在千里,近在目前。’”
    1755

    言之有理

    成語拼音:
    yán zhī yǒu lǐ
    成語解釋:
    說的話有道理。
    成語出處:
    明 無心子《金雀記 守貞》:“還是左兄言之有理,極是曲體人情。”
    1756

    喻之以理

    成語拼音:
    yù zhī yǐ lǐ
    成語解釋:
    喻:曉喻,開導。用道理來開導說服人。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志·丙志》第14卷:“然此婦見鷙獸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難能也。”
    1757

    拽欛扶犁

    成語拼音:
    zhuāi bà fú lí
    成語解釋:
    拽:用力拉。指以種田為業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偏不肯拽欛扶犁,常只是拋了農器演武藝。”
    1758

    自不量力

    成語拼音:
    zì bù liàng lì
    成語解釋:
    自己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指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
    1759

    朝參暮禮

    成語拼音:
    zhāo cān mù lǐ
    成語解釋:
    參:參拜;禮:表敬意。早晚參拜。形容態度虔誠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女姑姑》楔子:“貧僧遠離貪嗔癡惡,朝參暮禮,上報四重恩,下資三涂苦,唯愿大眾檀那早登彼岸。”
    1760

    咫尺千里

    成語拼音:
    zhǐ ch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比喻距離雖近,但很難相見,象是遠在天邊一樣。
    成語出處:
    唐 魚玄機《隔漢江寄子安》:“含情咫尺千里,況聽家家遠砧。”
    * li成語,li的成語,帶l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