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i的成語 (1870個)

    101

    本同末離

    成語拼音:
    běn tóng mò lí
    成語解釋:
    本旨相同而途徑不同。
    成語出處:
    《后漢書 臧洪傳》:“……子謂余身死而名滅,仆亦笑子生死而無聞焉。本同末離,努力努力,夫復何言!”
    102

    博文約禮

    成語拼音:
    bó wén yuè lǐ
    成語解釋:
    博:金我,廣;約:約束。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103

    背鄉離井

    成語拼音:
    bèi xiāng lí jǐng
    成語解釋: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成語出處:
    見“背井離鄉”。
    104

    本小利微

    成語拼音:
    běn xiǎo lì wēi
    成語解釋:
    微:薄。本錢小,利潤薄。指買賣很小,得利不多。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小販不論肩挑叫賣,或街畔攤售,總之本小利微,吃著不夠。”
    105

    標新立異

    成語拼音:
    biāo xīn lì yì
    成語解釋:
    標:揭舉;立:樹立。持不同的態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見解和主張;表示與一般不同。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理于二家之表,立異義于眾賢之外。”
    106

    鞭約近里

    成語拼音:
    biān yuē jīn lǐ
    成語解釋:
    猶言鞭辟近里。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答范伯崇書》:“凡事自立章程,鞭約近里,勿令心志流漫。”
    107

    布衣糲食

    成語拼音:
    bù yī lì shí
    成語解釋:
    見“布衣蔬食”。
    成語出處:
    唐·房魯《上節度使書》:“其愧非愧,布衣糲食,僮饑蹇驢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
    108

    敝衣糲食

    成語拼音:
    bì yī lì shí
    成語解釋:
    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頓。
    成語出處:
    宋 曾鞏《徐復傳》:“窮閻漏屋,敝衣糲食,或至于不能自給,未嘗動其意也。”
    109

    不遠千里

    成語拼音:
    bù yuǎn qiān lǐ
    成語解釋:
    不遠:不以為遠。不以千里為遠。指不怕長途跋涉的辛勞。
    成語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110

    不遠萬里

    成語拼音:
    bù yuǎn wàn lǐ
    成語解釋:
    不以萬里為遠。形容不怕路途遙遠。
    成語出處:
    晉 王嘉《拾遺記》第六卷:“門徒來學,不遠萬里。”
    111

    不遺余力

    成語拼音:
    bù yí yú lì
    成語解釋:
    遺: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三》:“秦不遺馀力矣,必且破趙軍。”
    112

    兵以詐立

    成語拼音:
    bīng yǐ zhà lì
    成語解釋:
    兵:軍事,戰爭;詐:欺騙。用兵作戰要善于用計謀迷惑對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軍爭》:“兵以詐立,以利功,以分合為變者也。”
    113

    比張比李

    成語拼音:
    bǐ zhāng bǐ lǐ
    成語解釋:
    比喻多方面打比方
    成語出處:
    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一折:“豫讓,你不替我展江山、奪社稷,到來比張比李的說我!”
    114

    表壯不如里壯

    成語拼音:
    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成語解釋: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結實。比喻妻子能夠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幫手。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常言道:‘表壯不如里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什么?”
    115

    餔糟啜漓

    成語拼音:
    bǔ zāo chuò lí
    成語解釋:
    見“餔糟歠醨”。
    成語出處:
    宋·蘇軾《超然臺記》:“餔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
    116

    哺糟歠醨

    成語拼音:
    bǔ zāo chuò lí
    成語解釋:
    比喻效法時俗,隨波逐流。亦作“哺糟啜醨”。
    成語出處:
    語出《楚辭 漁父》“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117

    餔糟歠醨

    成語拼音:
    bū zāo chuò lí
    成語解釋:
    ①吃酒糟,喝薄酒。指追求一醉。②比喻屈志從俗;隨波逐流。③比喻文
    成語出處:
    語出《楚辭 漁父》:“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文選》釃作“醨”。呂向云:“餔糟歠醨,微同其事也。餔,食也。歠,飲也。糟、醨,皆酒滓。”洪興祖補注:“醨,薄酒也。”
    118

    餔糟歠漓

    成語拼音:
    bǔ zāo huài lí
    成語解釋:
    見“餔糟歠醨”。
    成語出處:
    清·周亮工《書影》第四卷:“咸曰:‘此酒魂也。’真餔糟歠漓之言。”
    119

    不知就里

    成語拼音:
    bù zhī jiù lǐ
    成語解釋:
    就里:其中,內情。不知道內幕。
    成語出處: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四卷:“你尋思,甚做處,不知就里,直恁沖沖怒?”
    120

    不知利害

    成語拼音:
    bù zhī lì hài
    成語解釋:
    不知什么為利,什么為害。
    成語出處:
    戰國 宋 莊周《莊子 齊物論》:“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 li成語,li的成語,帶l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