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li的成語 (1870個)

    661

    伉儷情深

    成語拼音:
    kāng lì qíng shēn
    成語解釋:
    伉儷:夫妻,配偶。夫妻之間的感情深厚。
    成語出處:
    明·沈得符《萬歷野獲編》:“蓋圣德仁厚,加以中宮前后同憂患者積年,伉儷情更加篤摯。”
    662

    顆粒無存

    成語拼音:
    kē lì wú cún
    成語解釋:
    顆粒:一顆一粒。指糧食沒有存貨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1回:“船上米糧,都被劫得顆粒無存,如今餓的頭暈眼花,哪有氣力還去拿篙弄柁?”
    663

    顆粒無收

    成語拼音:
    kē lì wú shōu
    成語解釋:
    收:收成。連一粒米也沒收獲到。多指因災禍造成絕收。
    成語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三回:“我家今年那租田,自然顆粒無收的了。”
    664

    刻木為吏

    成語拼音:
    kè mù wéi lì
    成語解釋:
    意思是不能受獄吏的污辱,即使是木頭做的獄吏也不能見他。形容獄吏的兇暴可畏。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路溫舒傳》:“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665

    揆情度理

    成語拼音:
    kuí qíng duó lǐ
    成語解釋:
    揆、度:揣測、估計;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據情理來推測、估計。也作“揆情度事”。
    成語出處:
    宋 彭龜年《止堂集 祭陳克齋先生文》:“揆情度事,如鑒之明;泛酬曲應,如衡之平。”
    666

    鏗鏘有力

    成語拼音:
    kēng qiāng yǒu lì
    成語解釋:
    形容聲音響亮而有勁。鏗鏹: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
    成語出處:
    郭小川《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我們的總理,回答得最為鏗鏘有力;不用語言,而用電閃雷鳴般的一生的經歷。”
    667

    曠日離久

    成語拼音:
    kuàng rì lí jiǔ
    成語解釋:
    見“曠日彌久”。
    成語出處:
    《韓非子·說難》:“夫曠日離久,而周澤既渥,深計而不疑,引爭而不罪,則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飾其身,以此相持,此說之成也。”
    668

    磕頭禮拜

    成語拼音:
    kē tóu lǐ bài
    成語解釋:
    磕頭:舊時禮節,跪在地上頭碰地。禮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禮。恭敬地跪在地上叩頭行禮。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小張屠》第三折:“你只望著大安州磕頭禮拜。”
    669

    孔武有力

    成語拼音:
    kǒng wǔ yǒu lì
    成語解釋:
    形容人很有力氣。
    成語出處:
    《詩經 鄭風 羔裘》:“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670

    苦心極力

    成語拼音:
    kǔ xīn jí lì
    成語解釋:
    費盡心思,使出了全部力量
    成語出處:
    宋·陸九淵《黃公墓志銘》:“為文操筆立成,藻思贍蔚,統記不紊,有苦心極力所不到者。”
    671

    苦心竭力

    成語拼音:
    kǔ xīn jié lì
    成語解釋:
    竭:盡。費盡心思,使出了全部力量
    成語出處:
    漢·賈誼《新書·權重》:“夫秦日夜深惟,苦心竭力,以除六國之憂。”
    672

    苦學力文

    成語拼音:
    kǔ xué lì wén
    成語解釋:
    力:務。刻苦學習,努力著文
    成語出處:
    《舊唐書·白居易傳》:“驀然為飛蠅垂珠在眸子中者,動以萬數。蓋苦學力文所致。”
    673

    苦藥利病

    成語拼音:
    kǔ yào lì bìng
    成語解釋:
    良藥苦口對病有好處。比喻嚴厲的勸誡或批評有利于人的進步
    成語出處:
    漢·袁康《越絕書·越絕計倪內經》:“古人云,苦藥利病。”
    674

    開足馬力

    成語拼音:
    kāi zú mǎ lì
    成語解釋:
    比喻為一個人或一個單位盡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
    成語出處:
    675

    鏤冰炊礫

    成語拼音:
    lòu bīng chuī lì
    成語解釋:
    語本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比喻徒勞無益。
    成語出處:
    語出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
    676

    力薄才疏

    成語拼音:
    lì bó cái shū
    成語解釋:
    薄:輕微;疏:粗疏。力量和才能都很有限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1回:“初世為人,便要結識天下好漢,奈緣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愿。”
    677

    力不從心

    成語拼音:
    lì bù cóng xīn
    成語解釋:
    力:力量;能力;從:依從;順從。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夠。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西域傳》:“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地。”
    678

    力不從愿

    成語拼音:
    lì bù cóng yuàn
    成語解釋:
    從:依從、順從。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夠不上
    成語出處:
    《晉書·劉琨傳》:“徒懷憤踴,力不從愿,慚怖征營,痛心疾首。”
    679

    力不副心

    成語拼音:
    lì bù fù xīn
    成語解釋:
    副:符合。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夠不上
    成語出處:
    唐·無名氏《陰德傳·韋判官》:“何幸明靈俯降,但揣微賤,力不副心,荀可施于區區,敢不從命。”
    680

    力倍功半

    成語拼音:
    lì bèi gōng bàn
    成語解釋:
    指事倍功半。形容費力大,收效小
    成語出處:
    明 劉基《贈陳伯光詩序》:“防微遏幾,百病不生。幾動形見,力倍功半。”
    * li成語,li的成語,帶l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