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u的成語 (462個)
-
81
禍從口出
- 成語拼音:
- huò cóng kǒu chū
- 成語解釋:
- 災禍從講話中引出。指說話不慎就會招來災禍。
- 成語出處:
- 晉 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
82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
- 成語拼音:
- huò cóng kǒu chū,bìng cóng kǒu rù
- 成語解釋:
- 禍:災禍。說話不小心就會招來災禍,吃錯東西就會生病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71卷:“諺有‘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甚好。”
-
83
禍從口出,患從口入
- 成語拼音:
- huò cóng kǒu chū,huàn cóng kǒu rù
- 成語解釋:
- 指說錯了話要惹禍,吃錯了東西要生病。后多以強調言語必須謹慎。
- 成語出處:
- 《周易·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孔潁達疏:“先儒云:禍從口出,患從口入。”
-
84
虎口拔須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bá xū
- 成語解釋:
- 從老虎嘴邊拔胡須。比喻冒極大的風險
- 成語出處:
-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一章:“于是就有一些專門拉纖的掮客,壯著膽子來找偵緝隊長,想從虎口拔毛。”
-
85
虎口扳須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bá xū
- 成語解釋:
- 扳:拉。從老虎嘴邊拔胡須。比喻冒極大的風險
- 成語出處:
- 清·陳瑞生《再生緣》第55回:“酈老師縱是麗君,我也不敢往虎口扳須,龍頭鋸角。”
-
86
虎口拔牙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bá yá
- 成語解釋:
- 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著極大危險去做某一事情。
- 成語出處:
- 元 弦濟《一山國師語錄》:“蒼龍頭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
87
紅口白牙
- 成語拼音:
- hóng kǒu bái yá
- 成語解釋:
- 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話確實說過
- 成語出處:
-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56回:“紅口白牙,吃了東西,要甜的不敢給咸的,要辣的不敢給酸的,吃完了不給錢?”
-
88
虎口殘生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cán shēng
- 成語解釋:
- 老虎嘴里幸存下來的生命。比喻經歷極大的危險,僥幸得生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六回:“煩你們拜上小姐,說我鐵中玉虎口殘生,多蒙垂救,高誼已足千古。”
-
89
糊口度日
- 成語拼音:
- hú kǒu dù rì
- 成語解釋:
-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過日子。勉強維持生活,打發日子。
- 成語出處:
- 《五代史評話 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書齋,不諳其他生活,只得把這教學糊口度日,為之奈何?”
-
90
虎口奪食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duó shí
- 成語解釋:
- 從老虎嘴里搶奪食物。比喻十分危險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為
- 成語出處:
- 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只要國內出產,全國人民不吃,虎口奪食也要給你弄來。”
-
91
豁口截舌
- 成語拼音:
- huō kǒu jié shé
- 成語解釋:
- 撕開嘴巴,截去舌頭。指命人住嘴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我根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詩云子曰,早該豁口截舌!”
-
92
黃口孺子
- 成語拼音:
- huáng kǒu rú zǐ
- 成語解釋:
- 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3回:“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
-
93
餬口四方
- 成語拼音:
- hú kǒu sì fāng
- 成語解釋:
- 餬:通“糊”;餬口:寄食。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
94
虎口逃生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táo shēng
- 成語解釋:
- 從老虎嘴里逃脫出來。比喻從險境中逃出來。也作“虎口余生”。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朱砂擔滴水浮漚記》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騰騰再不消停。”
-
95
黃口小兒
- 成語拼音:
- huáng kǒu xiǎo ér
- 成語解釋:
- 黃口:兒童;小兒: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成語出處:
- 唐 許碏《題南岳招仙觀壁上》詩:“黃口小兒初學行,唯知日月東西生。”
-
96
虎口余生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y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從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經歷極大的危險;僥幸保全了性命。
- 成語出處:
- 唐 劉長卿《按復后歸睦州贈苗侍御》詩:“羊腸留覆轍,虎口脫余生。”
-
97
闔門百口
- 成語拼音:
- hé mén bǎi kǒu
- 成語解釋:
- 指全家所有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趙岐傳》:“我北海孫賓石,闔門百口,勢能相濟。”
-
98
河門海口
- 成語拼音:
- hé mén hǎi kǒu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大話。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午時牌》第二折:“你忒河門海口,不要我揀好的,我不道的揀好的去哩。”
-
99
河目海口
- 成語拼音:
- hé mù hǎi kǒu
- 成語解釋:
- 河目:形狀像河一樣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長;海口:像大海一樣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生民》:“后稷呱矣。”唐 孔穎達疏:“若孔子之河目海口,文王之四乳龍顏之類。”
-
100
呼天叩地
- 成語拼音:
- hū tiān kòu dì
- 成語解釋:
- 見“呼天搶地”。
- 成語出處:
- 《警世通言·宿香亭張浩遇鶯鶯》:“今張浩忽背前約,使妾呼天叩地,無所告投。”
* kou成語,kou的成語,帶ko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