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口孺子的意思 黃口孺子的讀音和出處
- 黃
- 口
- 孺
- 子
- 成語名稱:
- 黃口孺子
- 成語拼音:
- [huáng kǒu rú zǐ]
- 成語解釋:
- 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3回:“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
- 成語例句:
- 似你這等黃口孺子,定然不認得,吾是西歧大將軍南宮適。(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四回)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黃口孺子
- 英文翻譯:
- a suckling bab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黃口孺子”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史記的成語 H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黃口 兒童 小孩子 常用 譏諷 年幼 無知
“黃口孺子”的單字解釋
【黃】:1.像絲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顏色。2.指黃金:黃貨。黃白之物。3.指蛋黃:雙黃蛋。4.象征腐化墮落,特指色情:掃黃。查禁黃書。5.(Huáng)指黃河:治黃。引黃工程。6.(Huáng)指黃帝,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炎黃。7.姓。8.事情失敗或計劃不能實現:買賣黃了。
【口】:1.嘴。2.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長城的關口:轉口。出口轉內銷。口外。古北口。4.行業;系統;專業方向:對口支援。文教口。專業不對口。5.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兒。瓶子口兒。6.指人口:戶口。拖家帶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瘡口。9.刀劍等的鋒刃:刀卷口了。10.騾、馬、驢等的年齡(因可以由牙齒的狀況判斷):這匹馬六歲口。11.量詞。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豬。兩口缸。
【孺】:小孩兒;幼兒:婦孺。孺子。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黃口孺子”的近義詞
“黃口孺子”的相關成語
“黃口孺子”的關聯成語
黃字的成語
口字的成語
孺字的成語
子字的成語
黃開頭的成語
口開頭的成語
孺開頭的成語
子開頭的成語
huang的成語
kou的成語
ru的成語
zi的成語
hkrz的成語
黃口什么什么的成語
黃什么孺什么的成語
黃什么什么子的成語
什么口孺什么的成語
什么口什么子的成語
什么什么孺子的成語
“黃口孺子”造句
對于那些滿街飛的黃口孺子我們應給更多的教育幫助。
誰知道,不過別忘了,黃口孺子往往能說出至理名言。
黃口孺子,口無遮攔,不必與他為難!
隨意一翻,便是名篇,而眼前的這一篇,更是黃口孺子都能誦讀的。
劉備一喪家之犬,孫權一黃口孺子。
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羅貫中
微臣只不過一介黃口孺子,在京中孤立無依,幸賴有陛下百方庇護方得無事。
那孫權小兒當真是昏庸之之極,竟然用這黃口孺子為帥,真不知當初他信用周瑜的精明哪里去了。
黃口孺子,竟敢用詭計傷我前鋒,本將定不饒你,束手就擒吧。
黃口孺子,也敢妄言助我等一臂之力,笑話。
* 黃口孺子的意思 黃口孺子的成語解釋 黃口孺子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