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ke的成語 (673個)

    561

    形跡可疑

    成語拼音:
    xíng jì kě yí
    成語解釋:
    舉止和神情很值得懷疑。形跡:舉動和神色;可疑:值得懷疑。
    成語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圓老故交雖多,因其形跡可疑,亦無人代為分辯。”
    562

    行跡可疑

    成語拼音:
    xíng jì kě yí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563

    喧客奪主

    成語拼音:
    xuān kè duó zhǔ
    成語解釋:
    喧:喧嘩。客人的聲音壓倒了主人的聲音。比喻外來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據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成語出處: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下卷:“采石磯、棗陽城等,皆詠宋人勝金之事,喧客奪主,殊為非體。”
    564

    惜客好義

    成語拼音:
    xī kè hǎo yì
    成語解釋:
    謂好客仗義。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五回:“我只道你們弟兄心志不堅,原來真個惜客好義。”
    565

    獻可替否

    成語拼音:
    xiàn kě tì fǒu
    成語解釋:
    獻:進;替:廢。指勸善歸過,提出興革的建議。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
    566

    獻可替不

    成語拼音:
    xiàn kě tì fǒu
    成語解釋:
    獻:進,提出;可:正確的;替:廢,更換;不:通“否”,錯誤的。指勸善歸過,提出興革的建議
    成語出處:
    南朝·梁·簡文帝《答徐摛書》:“但今與古殊,時有監撫之務,竟不能絀邪進善,少助國章,獻可替不,仰裨圣政。”
    567

    相克相濟

    成語拼音:
    xiāng kè xiāng jì
    成語解釋:
    互相制約而又互相促進。
    成語出處:
    明·瞿佑《歸田詩話·陸渾山火》:“其下則水火相克相濟之說也。”
    568

    朽木不可雕

    成語拼音:
    xiǔ mù bù kě diāo
    成語解釋:
    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亦作“朽木難彫”。亦作“朽木不雕”。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569

    循名課實

    成語拼音:
    xún míng kè shí
    成語解釋:
    猶言循名責實。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章以造闕,風矩應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循名課實,以章為本者也。”
    570

    笑容可掬

    成語拼音:
    xiào róng kě jū
    成語解釋:
    臉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來一樣。形容笑容滿面。掬:用雙手捧起來。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571

    夏日可畏

    成語拼音:
    xià rì kě wèi
    成語解釋:
    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成語出處:
    《左傳·文公七年》:“鄷舒問于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572

    秀色可餐

    成語拼音:
    xiù sè kě cān
    成語解釋:
    美麗的容貌或秀麗的景色好像可以當飯吃。形容女性容貌美麗動人;或景色非常美;讓人入迷忘情。
    成語出處:
    晉 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
    573

    省身克己

    成語拼音:
    xǐng shēn kè jǐ
    成語解釋:
    檢查自身過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成語出處:
    明 錢德洪《王文成公〈大學問〉跋》:“吾黨各以己見立說,學者稍見本體,即好為徑超頓悟之說,無復有省身克己之功。”
    574

    相生相克

    成語拼音:
    xiāng shēng xiāng kè
    成語解釋:
    見“相生相克”。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四十六:“便有五行金木,相生相克。”
    575

    獻替可否

    成語拼音:
    xiàn tì kě fǒu
    成語解釋:
    同“獻可替否”。
    成語出處:
    《明史·職官志》:“掌獻替可否,奉陳規誨。”
    576

    謔笑科諢

    成語拼音:
    xuè xiào kē hùn
    成語解釋:
    謔笑:滑稽可笑;科諢:以動作、表情引人發笑。指情節滑稽逗人發笑的鬧劇動作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2回:“且知賈母喜熱鬧,更喜謔笑科諢,便先點了一出,卻是《劉二當衣》。”
    577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成語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kě yǐ liáo yuán
    成語解釋:
    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成語出處:
    《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張鴻《續孽海花》第57回:“你不輕視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曉得怎么結局呢!”
    578

    下逐客令

    成語拼音:
    xià zhú kè lìng
    成語解釋:
    秦始皇曾下過逐客令,要驅逐從各國來的客卿。泛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
    成語出處:
    清·許奉恩《里乘》第五卷:“大姊凈絲,便下逐客令。”
    579

    跣足科頭

    成語拼音:
    xiǎn zú kē tóu
    成語解釋:
    科頭:不戴帽子;跣足:光腳。光著頭赤著腳。
    成語出處:
    《史記 張儀列傳》:“虎賁之士跿跔科頭。《新五代史 王彥章傳》:“彥章為人驍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
    580

    有案可查

    成語拼音:
    yǒu àn kě chá
    成語解釋:
    案:案卷,文書。指有證據可查。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7章:“我是公務人員,一切手續證件齊全不缺,有案可查,有憑可證。”
    * ke成語,ke的成語,帶ke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