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ke的漢字
拼音是ke的字有:可、克、科、客、刻、課、顆、柯、渴、殼、棵、磕、恪、珂、軻、窠、坷、嗑、蝌、髁、瞌、氪、岢、緙、錁、蚵、頦、疴、稞、溘、騍、趷、鈳、砢、課、薖、艐、騍、顆、鈳、衉、?、??、??、匼、?、?、??、??、牁、牱、炣、?、剋、勀、勊、??、??、??、??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可 | kě|kè | [kě]1.許可:認可。2.能夠:牢不可破。3.值得:可愛。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折:他年紀不大,力氣可不小。5.副詞。1.表示強調: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可大啦!2.用在疑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你可知道?。都說這辦法好,可誰敢擔保不出問題呢?6.適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詞。大約:年可二十。[kè]〔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jué)、回紇(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汗(hán)。 |
克 | kè | 1.能:克勤克儉。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剛。3.攻下據點;戰勝:克復。克敵。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嚴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質量或重量單位,符號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區容量單位,1克青稞約重25市斤。9.藏族地區地積單位,播種1克(約25市斤)種子的土地稱為1克地,1克約合1市畝。“剋(尅)” |
科 | kē | 1.學術或業務的類別:科目。文科。理科。專科。牙科。婦科。2.機關組織系統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處低,比股高):秘書科。財務科。總務處下面分三個科。3.科舉考試,也指科舉考試的科目:科場。登科。開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學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為松科、杉科、柏科等,雞形目分為雉科、松雞科等。科以下為屬。6.姓。7.法律條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罰):科刑。科罪。科以罰金。9.古典戲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如笑科、飲酒科等。 |
客 | kè | 1.客人(跟“主”相對):賓客。請客。會客。家里來客了。2.旅客:客車。客店。3.寄居或遷居外地:客居。客籍。作客他鄉。4.客商:珠寶客。5.顧客:乘客。客滿。6.對某些奔走各地從事某種活動的人的稱呼:說客。政客。俠客。7.非本地區或非本單位、非本行業的;外來的:客隊。客座。客串。8.在人類意識外獨立存在的:客觀。客體。9.用于論份兒出售的食品、飲料:一客蛋炒飯。三客冰激凌。10.姓。 |
刻 | kè | 1.雕刻:刻圖章。2.計算時間的單位。用鐘表計時,十五分鐘為一刻。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共一百刻。3.時間: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克”。 |
課 | kè | 1.有計劃的分段教學:上課。下課。星期五下午沒課。2.教學的科目:主課。語文課。這學期共有五門課。3.教學的時間單位:一節課。4.教材的段落:這本教科書共有二十五課。5.舊時某些機關、學校、工廠等按工作性質分設的行政單位:秘書課。會計課。6.舊指賦稅:國課。完糧交課。7.征收(賦稅):課稅。8.占卜的一種:起課。卜課。 |
顆 | kē | 多用于顆粒狀的東西:一顆珠子。一顆子彈。一顆牙齒。一顆顆汗珠子往下掉。 |
柯 | kē | 1.草木的枝莖:枝柯。交柯錯葉。2.斧子的柄:斧柯。3.姓。 |
渴 | kě | 1.口干想喝水:解渴。又渴又餓。臨渴掘井。2.迫切地:渴望。渴念。3.姓。 |
殼 | ké|qiào | [ké]義同“殼”(qiào):貝殼。腦殼。雞蛋殼兒。子彈殼兒。[qiào]堅硬的外皮:甲殼。地殼。金蟬脫殼。 |
棵 | kē | 量詞。用于植物:一棵桃樹。兩棵白菜。 |
磕 | kē | 1.碰在硬東西上:碗邊兒磕掉一塊。臉上磕破了塊皮。2.磕打:磕煙袋鍋子。磕掉鞋底的泥。 |
恪 | kè | 謹慎而恭敬:恪守。恪遵。 |
珂 | kē | 1.像玉的石頭。2.馬籠頭上的裝飾。 |
軻 | kē | 古代的一種車。 |
窠 | kē | 鳥獸昆蟲的窩:狗窠。蜂窠。鳥在樹上做窠。 |
坷 | kē|kě | [kē]〔坷垃〕〈方〉土塊。[kě]見〔坎坷〕 |
嗑 | kē|kè | [kè]用上下門牙咬有殼的或硬的東西:嗑瓜子兒。老鼠把箱子嗑破了。[kē]話,有時特指現成的話:嘮嗑。他的嘴老不閑著,嗑真多。 |
蝌 | kē | 〔蝌蚪〕蛙、蟾蜍等兩棲動物的幼體。體呈橢圓形,有長尾。生活在溪流或靜水中,能食孑孓。是有益的小動物。 |
髁 | kē | 骨頭上的突起,多在骨頭的兩端。 |
瞌 | kē | 〔瞌睡〕困倦,想睡覺。 |
氪 | kè | 氣體元素,符號Kr,原子序數36。氪氣無色無臭,化學性質很不活潑,是稀有氣體之一。可在高效燈泡中作惰性保護氣體和X射線的遮光材料。 |
岢 | kě | 〔岢嵐〕地名。在山西西北部。嵐(lán)。 |
緙 | kè | 1.[緙絲](kèsī)2.我國特有的一種絲織手工藝。織時先架好經線,按照底稿在上面描出圖畫或文字的輪廓,然后對照底稿的色彩,用小梭子引著各種顏色的緯線,斷斷續續地織出圖畫或文字,同時衣料或物品也一起織成。3.用緙絲法織成的衣料或物品。‖也作刻絲。 |
錁 | kè | 錁子,舊時用作貨幣的小塊金、銀錠。 |
蚵 | kē | 〔屎蚵郎〕同“屎殼郎”。 |
頦 | kē | [kē]臉的最下部分,在嘴的下面。通稱下巴或下巴頦兒。[ké]見〖紅點頦〗、 |
疴 | kē | 病:沉疴(長久而嚴重的病)。養疴。 |
稞 | kē | 青稞,大麥的一種。 |
溘 | kè | 忽然;突然:溘然。溘逝(稱人突然去世)。 |
騍 | kè | 雌性的(騾、馬):騍馬。 |
趷 | kē | 〔趷蹬蹬〕器物撞擊聲,如“猛然一陣狼蟲過,嚇得人心趷蹬蹬趷驚。” |
鈳 | kē | 鈮的舊稱。 |
砢 | kē|luǒ | [luǒ]見〔磊砢〕[kē]〔砢磣〕〈方〉寒磣;難堪。 |
課 | kè | 同“課”。 |
薖 | kē | 1.古書上說的一種草。2.寬大的樣子:“考槃在阿,碩人之薖。” |
艐 | kè | 船觸沙擱淺。 |
騍 | kè | 專指雌性的馬和騾:騍馬。 |
顆 | kē | 1.小而圓的東西:顆粒。2.量詞,指圓形或粒狀的東西:三顆珠子。 |
鈳 | kē | 1.〔鈳?〕小鍋。2.化學元素鈮的舊譯。 |
衉 | kè | 古同“喀”,嘔,吐。 |
? | kě | ?kě ㄎㄜˇ ◎ 〈韓〉奴婢名用字。例:?多,?磨治。 |
?? | kē | ??kē ㄎㄜ ◎ [????王]地名,在河南鄭州 |
?? | kè | |
匼 | kē|qià | [kē]〔匼匝〕周匝環繞,如“參差樹若插,匼匝云如抱。”[qià]古同“帢”,古代的一種頭巾。 |
? | kě | |
? | kè | |
?? | kè|hé | |
?? | kè | |
牁 | kē | 牂牁(Zāngkē),古代郡名,在今貴州境內。 |
牱 | kē | “牁”的訛字。 |
炣 | kě | 火。 |
? | kě | |
剋 | kēi|kè | [kēi]1.申斥:挨剋。2.打(人):剋架(打架)。[kè]同“克”。 |
勀 | kè | 古同“剋”。 |
勊 | kè | 古同“剋”。 |
?? | kè | |
?? | kè | |
?? | kē | |
?? | kě |
* ke拼音專題為您提供拼音是ke的漢字列表,包括ke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和輕聲的所有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