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的成語 (673個)
-
541
望梅消渴
- 成語拼音:
- wàng méi xiāo kě
- 成語解釋:
- 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 成語出處:
- 宋·趙長卿《好事近》詞:“猶勝望梅消渴,對文君眉蹙。”
-
542
望梅止渴
- 成語拼音:
- wàng méi zhǐ kě
- 成語解釋:
- 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543
文人墨客
- 成語拼音:
- wén rén mò kè
- 成語解釋:
- 見“文人墨士”。
- 成語出處: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而那些封建舊文化培養出來的文人墨客、風流雅士,置國事于不問,整天吃花酒,作艷詩。”
-
544
無所不可
- 成語拼音:
- wú suǒ bù kě
- 成語解釋:
- 沒有什么不可的。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灌夫傳》:“蚡事魏其無所不可。”
-
545
無施不可
- 成語拼音:
- wú shī bù kě
- 成語解釋:
- 用在任何地方均甚得當。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六一詩話》:“退之筆力,無施不可,而嘗以詩為文章末事。”
-
546
無所可否
- 成語拼音:
- wú suǒ kě fǒu
- 成語解釋:
- 不贊同也不反對。
- 成語出處:
- 金·王若虛《君事實辨下》:“李絳、李吉甫數爭論于上前,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權德輿居中無所可否,上鄙之。”
-
547
無時無刻
- 成語拼音:
- wú shí wú kè
- 成語解釋: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
-
548
無往不克
- 成語拼音:
- wú wǎng bù kè
- 成語解釋:
- 無論到哪里,沒有不勝利的。
- 成語出處:
- 《通典·食貨》:“以此乘吳,無往而不克矣。”
-
549
未為不可
- 成語拼音:
- wèi wéi bù kě
- 成語解釋:
- 不是不可以。委婉地肯定。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7回:“各位所長,優則存之,劣則刪之,未為不可。”
-
550
娓娓可聽
- 成語拼音:
- wěi wěi kě tīng
- 成語解釋:
- 娓娓:說話連續不倦的樣子。形容善于講話,使人喜歡聽
- 成語出處:
- 清·朱彝尊《曝書亭記·寄禮部韓尚書》:“謹令其叩講席,歸沐之暇,試進而討論,其言頗娓娓可聽。”
-
551
無隙可乘
- 成語拼音:
- wú xì kě chéng
- 成語解釋:
- 隙:空子;乘:趁。利用機會。沒有空子可鉆。
- 成語出處:
- 《宋書 律歷志下》:“臣其歷七曜,咸始上元,無隙可乘。”
-
552
無瑕可擊
- 成語拼音:
- wú xiá kě jī
- 成語解釋:
- 瑕:比喻事物的缺點。完美無缺,無可指責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歷史·史劇、現實》:“關于人物的性格、心理、習慣,時代的風俗、制度、精神,總要盡可能的收集材料,務求其無瑕可擊。”
-
553
無懈可擊
- 成語拼音:
- wú xiè kě jī
- 成語解釋:
- 懈:松懈;擊:攻擊。沒有一點弱點可以讓人攻擊。形容十分嚴密;找不到一點漏洞。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曹操注:“擊其懈怠,出其空虛。”
-
554
無一可
- 成語拼音:
- wú yī kě
- 成語解釋:
- 沒有一點可取的
- 成語出處:
-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彰君之惡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于齊而累于楚也。”
-
555
無言可對
- 成語拼音:
- wú yán kě duì
- 成語解釋:
- 對:對答,回答。沒有話來回答。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四:“師曰:‘這老和尚被我一問直得無言可對。’”
-
556
五子登科
- 成語拼音:
- wǔ zǐ dēng kē
- 成語解釋:
- 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 成語出處:
- 《宋史 竇儀傳》記載: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
557
笑不可仰
- 成語拼音:
- xiào bù kě yǎng
- 成語解釋:
- 笑得直不起腰來。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仙人島》:“芳云又掩口語姝,兩人皆笑不可仰。”
-
558
夏蟲不可言冰
- 成語拼音:
- 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
- 成語解釋:
-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回:“夏蟲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
559
夏蟲不可語冰
- 成語拼音:
-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
- 成語解釋:
- 語:談論。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
560
夏蟲不可語寒
- 成語拼音:
-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hán
- 成語解釋:
-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寒冷。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 成語出處:
* ke成語,ke的成語,帶ke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