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u的成語 (839個)

    621

    尸居余氣

    成語拼音:
    shī jū yú qì
    成語解釋:
    余氣:最后一口氣。象尸體一樣但還有一口氣,指人將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氣沉沉,無所作為。
    成語出處:
    《晉書 宣帝紀》:“司馬公尸居余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
    622

    折矩周規

    成語拼音:
    shé jǔ zhōu guī
    成語解釋:
    猶循規蹈矩。謂舉止合乎法度。
    成語出處:
    清·沈濤《交翠軒筆記》卷二:“左珩右佩,折矩周規,絕無名流儇薄之習。”
    623

    水陸俱備

    成語拼音:
    shuǐ lù jù bèi
    成語解釋:
    水陸:指水上和陸地上出產的山珍海味。各種山珍海味都有。形容菜肴豐盛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當日王都尉府準備筵宴,水陸俱備。”
    624

    聲淚俱發

    成語拼音:
    shēng lèi jù fā
    成語解釋:
    俱:都。指邊說邊哭,形容極其悲慟、哀傷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裴度《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銘》:“每一言一誓,聲淚俱發。”
    625

    收離聚散

    成語拼音:
    shōu lí jù sàn
    成語解釋:
    見“收離糾散”。
    成語出處:
    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收離聚散,咸安其居。”
    626

    聲淚俱下

    成語拼音:
    shēng lèi jù xià
    成語解釋:
    俱:都。一邊訴說;一邊哭泣。形容極其悲痛、哀傷的樣子。
    成語出處:
    《晉書 王彬傳》:“音辭慷慨,聲淚俱下。”
    627

    身名俱敗

    成語拼音:
    shēn míng jù bài
    成語解釋:
    猶言身名俱滅。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6回:“今日為公孫枝所誘,死于王城,身名俱敗,豈不哀哉!”
    628

    身名俱滅

    成語拼音:
    shēn míng jù miè
    成語解釋:
    謂身軀與名聲一齊毀滅。
    成語出處:
    晉·桓玄《與劉宰之書》:“孰與頭足異處,身名俱滅,為天下笑哉。”
    629

    身名俱泰

    成語拼音:
    shēn míng jù tai
    成語解釋:
    名譽、地位都安穩。形容生活舒泰。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哆》:“士當令身名俱泰,何至以翁牖語人。”
    630

    十年生聚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shēng jù
    成語解釋:
    比喻培養實力,為報仇雪恥作長期的準備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631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
    成語解釋:
    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成語出處:
    《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632

    聲色俱厲

    成語拼音:
    shēng sè jù lì
    成語解釋:
    俱:全;都。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指人對不滿的事表現得非常憤慨激動。
    成語出處:
    《晉書 明帝紀》:“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633

    色色俱全

    成語拼音:
    sè sè jù quán
    成語解釋:
    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很齊全。
    成語出處: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12回:“掌柜的招呼進內,先把那包首飾秤準分兩,再揀取應用各件,色色俱全。”
    634

    事無巨細

    成語拼音:
    shì wú jù xì
    成語解釋:
    巨:大。事情無論大小,同等對待。亦作“事無大小”,“事無小大”。
    成語出處:
    《三國志·諸葛亮傳》:“政事無巨細咸于亮。”
    635

    送往事居

    成語拼音:
    sòng wǎng shì jū
    成語解釋:
    往:死者;居:生者。禮葬死者,奉養生者。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
    636

    送往視居

    成語拼音:
    sòng wǎng shì jū
    成語解釋:
    見“送往事居”。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臣節》:“送往視居,則竭忠貞而不回。”
    637

    歲月不居

    成語拼音:
    suì yuè bù jú
    成語解釋:
    居:停留。指時光流逝。
    成語出處:
    漢 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638

    束缊舉火

    成語拼音:
    shù yūn jǔ huǒ
    成語解釋:
    同“束缊請火”。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呂季臣詩序》:“國破家亡,年衰歲暮,束缊舉火,轢釜待炊,季臣意殊安之。”
    639

    三言兩句

    成語拼音:
    sān yán liǎng jù
    成語解釋:
    見“三言兩語”。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兩句,肯寫休書,萬事俱休。”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哥哥你放心者,老身到那里,不消三言兩句,管教他隨順哥哥便了。”
    640

    設張舉措

    成語拼音:
    shè zhāng jǔ cuò
    成語解釋:
    設:設置;舉措:措施。指所采取的主張和措施
    成語出處:
    唐·韓愈《唐故相權公墓碑》:“因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既謝辭不許,其所設張舉措,必本于寬人。”
    * ju成語,ju的成語,帶j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