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ju的漢字
拼音是ju的字有:且、據、具、舉、居、局、巨、劇、俱、聚、距、拒、懼、渠、矩、菊、沮、遽、鞠、瞿、駒、鋸、鞫、鉅、炬、咀、踞、疽、橘、莒、狙、倨、裾、掬、颶、詎、醵、齟、雎、窶、苣、榘、琚、櫸、屨、鋦、趄、虡、踽、秬、鮈、罝、跼、筥、艍、踘、鮔、鐻、椐、舉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且 | qiě|jū | [qiě]1.副詞。1.暫且;姑且:你且等一等。2.〈方〉表示經久:這枝筆且使呢。2.文言副詞。尚且,與“況”呼應:君且如此,況他人乎。3.文言連詞。且…且…(邊這樣邊那樣):且談且走。4.連詞。并且;而且:水流既深且急。[jū]文言助詞。相當于“啊”“呀”:狂童之狂也且。 |
據 | jù|jū | [jù]1.占據:據為己有。2.憑借;依靠:據點。據險固守。3.按照;依據:據理力爭。據實報告。據民歌改編。4.可以用作證明的事物:憑據。證據。字據。論據。票據。實據。5.姓。[jū]拮據(形):經濟境況不好,缺少錢,境況窘迫:手頭據。 |
具 | jù | 1.用具:家具。文具。2.具有:具備。粗具規模。3.備;辦:具結。謹具薄禮。4.才能;才干:才具。干城之具。5.寫出;陳述:具名。條具時弊。6.量詞。用于棺材、尸體和某些器物:一具尸體。 |
舉 | jǔ | 1.往上托;往上伸:舉重。舉手。高舉著紅旗。2.舉動:義舉。壯舉。一舉一動。一舉兩得。3.興起;起:舉義。舉兵。舉火。4.生(孩子):舉一男。5.推選;選舉:推舉。舉代表。公舉他做學習組長。6.舉人的簡稱:中舉。武舉。7.提出:列舉。舉一反三。舉個例子。8.全:舉座(所有在座的人)。舉國。舉世。9.姓。 |
居 | jū | 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遷居。民居。故居。3.在(某種位置):居左。居首。4.當;任:居功。以專家自居。5.積蓄;存:居積。奇貨可居。6.停留;固定:變動不居。歲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稱(多為飯館):同和居。沙鍋居。8.姓。 |
局 | jú | 1.棋盤:棋局。2.棋類等比賽:開局。對局。當局者迷。3.棋類等比賽的形勢或結局:勝局。平局。和局。4.下棋或其他比賽一次叫一局:下了一局棋。5.形勢;情況;處境:結局。戰局。顧全大局。6.人的器量:局量。局度。7.稱某些聚會:飯局。賭局。8.圈套:騙局。9.拘束:局促。局限。10.姓。11.某些商店的名稱:書局。 |
巨 | jù | 1.大;很大:巨款。巨輪。巨幅畫像。為數甚巨。2.姓。 |
劇 | jù | 1.戲劇:演劇。話劇。獨幕劇。這個劇的主題很鮮明。慘劇。丑劇。2.(Jù)姓。3.猛烈;厲害:劇烈。劇痛。劇飲。劇變。加劇。 |
俱 | jù | [jù]全;都:百廢俱興。面面俱到。[jū]姓。 |
聚 | jù | 1.聚集:聚會。聚沙成塔。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商量。明天星期日,咱們找個地方聚聚。2.姓。 |
距 | jù | 1.相隔的空間和時間:相距數里。距離。行(háng)距。株距。差(chā)距。2.雄雞爪子后面突出像腳趾的部分。3.古同“拒”,抵抗。4.古同“巨”,大。5.古同“詎”,豈。 |
拒 | jù | 1.抵抗;抵擋:抗拒。拒敵。2.拒絕:來者不拒。拒不執行。拒諫飾非。 |
懼 | jù | 害怕;恐懼:畏懼。毫無所懼。連我也懼他三分。 |
渠 | qú|jù | [qú]1.水道,特指人工開的河道或水溝:渠道(亦指途徑,門路)。溝渠。2.大:渠帥。渠魁(首領)。3.方言,他:渠儂(他,他們)。渠輩。4.車輞,古代車輪的外圈。[jù]豈:“掾部渠有其人乎?” |
矩 | jǔ | 1.畫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矩尺。2.法則;規矩:循規蹈矩。 |
菊 | jú | 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種類很多。原產于中國。可供觀賞。白菊花可作飲料。又可供藥用,主治外感風熱、頭痛、咳嗽等。 |
沮 | jǔ|jù | [jǔ]1.阻止。2.(神色)敗壞:沮喪。[jù]〔沮洳〕低洼潮濕的地帶。洳(rù)。 |
遽 | jù | 1.匆忙;急:匆遽。急遽。2.立即;趕快:情況不明,不能遽下定論。3.驚慌:惶遽。4.姓。 |
鞠 | jū | 1.撫育:鞠養。鞠育。2.古代的一種實心球。皮制,里面填毛:蹴鞠。3.彎曲:鞠躬。4.古又同“鞫”。5.古又同“菊(jú)”。 |
瞿 | qú|jù | [qú]1.古代戟一類的兵器。2.〔瞿聃〕佛陀與老子,為“佛”、“道”兩教宗奉的教主。3.〔瞿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姓瞿曇。后以瞿曇為佛的代稱,亦稱“喬達摩”。4.姓。[jù]驚視,驚恐四顧:瞿瞿(a.驚顧的樣子;b.迅速張望的樣子;c.勤謹的樣子)。瞿然。 |
駒 | jū | 1.少壯的馬:千里駒。2.泛指小馬、小驢等:馬駒兒。驢駒兒。 |
鋸 | jù | [jù]1.拉(lá)開木料、石料、鋼材等的工具,主要部分是具有許多尖齒的薄鋼片:拉鋸。電鋸。手鋸。一把鋸。2.用鋸拉(lá):鋸樹。鋸木頭。[jū]同“鋦”(jū) |
鞫 | jū | 審問:鞫問。鞫訊。鞫審。 |
鉅 | jù | 1.硬鐵。2.鉤子。3.同“巨”,大。 |
炬 | jù | 1.火把。也指用火燒:火炬。付之一炬。2.燭:蠟炬。 |
咀 | jǔ|zuǐ | [zuǐ]用于地名,如尖沙咀(在香港)。[jǔ]細嚼;玩味:咀嚼。含英咀華(比喻讀書吸取精華)。 |
踞 | jù | 1.蹲;坐:龍蟠虎踞。2.占據;霸占:久踞山寨。 |
疽 | jū | 中醫指局部皮膚腫脹堅硬而皮色不變的毒瘡。 |
橘 | jú | 1.橘子樹,常綠喬木,樹枝細,通常有刺,葉子長卵圓形,果實球形稍扁,果皮紅黃色,果肉多汁,味酸甜。果皮、種子、葉子等都可入藥。2.這種植物的果實:蜜橘。 |
莒 | jǔ | 1.莒縣,地名。在山東。2.周朝國名。在今山東莒縣。 |
狙 | jū | 1.古書上指獼猴。2.窺伺:狙擊。 |
倨 | jù | 傲慢:前倨后恭。 |
裾 | jū | 1.衣服的大襟。2.衣服的前后部分。 |
掬 | jū | 1.兩手捧(東西)。笑容可掬(笑容露出來,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顯)。憨態可掬。2.姓。 |
颶 | jù | 1.發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熱帶氣旋,是一種極強烈的風暴。2.氣象學上舊指12級風。見〖風級〗。 |
詎 | jù | 1.文言副詞。難道;豈。表示反問:詎知。詎料。2.文言連詞。如果:詎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內憂。 |
醵 | jù | 1.湊錢喝酒。2.湊;聚集(錢):醵資(湊錢)。 |
齟 | jǔ | 上下牙齒不相對應,比喻意見不合,相抵觸:雙方發生齟。也作铻。 |
雎 | jū | 用于古人名,如范雎、唐雎,都是戰國時人。 |
窶 | jù | 貧窮:貧窶。 |
苣 | jù|qǔ | [jù]見〔萵苣〕[qǔ]〔苣荬菜〕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花黃色。莖、葉嫩時可食。 |
榘 | jǔ | 同“矩”。 |
琚 | jū | 1.古人佩帶的一種玉。2.姓。 |
櫸 | jǔ | 櫸樹,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葉卵形或橢圓披針形,秋天鮮黃色或帶紫紅色,供觀賞,木材堅韌,花紋美觀,可用來制家具或做建筑材料。 |
屨 | jù | 古時用麻、葛等做成的鞋。 |
鋦 | jū | [jū]1.用鋦子連合破裂的陶瓷器等:鋦盆。鋦缸。鋦鍋。鋦碗兒的。2.姓。[jú]金屬元素,符號Cm(curium)。銀白色,有放射性,由人工核反應獲得。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上用它作熱電源。 |
趄 | qiè|jū | [jū]見〔趑趄〕[qiè]傾斜:趄坡兒。趄著身子。 |
虡 | jù | 古代懸掛鐘或磬的架子兩旁的柱子。 |
踽 | jǔ | 〔踽踽〕孤獨的樣子:踽獨行。 |
秬 | jù | 黑色的黍子。古人用以釀酒。 |
鮈 | jū | 〔鮈魚〕體小而側扁或呈圓筒形,背鰭一般無硬刺,生活于淡水下層。種類很多。 |
罝 | jū | 古代捉兔的網。泛指捕鳥獸的網。 |
跼 | jú | 屈曲不舒展。 |
筥 | jǔ | 圓形的竹筐。 |
艍 | jū | 船:“已而義英駿海艍膠淺,猝應敵,戰不利。” |
踘 | jū | 同“鞠”。 |
鮔 | jù | 古書上說的一種魚。 |
鐻 | jù | 1.古代一種像鐘的樂器:“銷鋒鑄鐻。”2.古同“鋸”。 |
椐 | jū | 古書上說的一種小樹。即靈壽木。多腫節,古時以為手杖。 |
舉 | jǔ | 1.扛起﹑抬起﹑往上托:“舉手”﹑“高舉”。《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鈞。”唐?李白《靜夜思》:“舉頭望山月。”2.推薦﹑推選:“推舉”﹑“選舉”。《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孟子?告子下》:“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提出:“列舉”﹑“檢舉”﹑“舉例說明”。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宋?陸游《山園雜詠》:“汗青事業都忘盡,時賴吾兒舉話端。”4.興起﹑發動:“舉義”﹑“百廢待舉”。5.飛。文選?張衡?西京賦:“鳥不暇舉,獸不得發。”宋?蘇軾《漁父?漁父笑》:“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6.生育:“一舉得男”。《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傳》:“嬰告其母曰:『勿舉也。』”7.行為﹑動作:“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8.舉人的簡稱:“武舉”﹑“中舉”。9.全部的﹑整個的:“舉國上下”﹑“舉世公認”﹑“舉國歡騰”。 |
* ju拼音專題為您提供拼音是ju的漢字列表,包括ju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和輕聲的所有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