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u的成語 (839個)

    641

    搜章擿句

    成語拼音:
    sōu zhāng wàn jù
    成語解釋:
    謂搜求摘取片斷的文句。
    成語出處:
    《新唐書·段秀實傳》:“舉明經,其友易之,秀實曰:‘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乃棄去。”
    642

    搜章摘句

    成語拼音:
    sōu zhāng zhāi jù
    成語解釋:
    搜:尋求;摘:選取。指抄襲他人文章的詞句。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643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成語拼音:
    tǎn bái cóng kuān,kàng jù cóng yán
    成語解釋:
    坦白:無隱瞞。如實交待自己的罪行,抵抗會得到嚴肅處理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三反”“五反”的斗爭》:“多數從寬,少數從嚴;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644

    通都巨邑

    成語拼音:
    tōng dōu jù yì
    成語解釋:
    同“通都大邑”。
    成語出處:
    鄭觀應《致家塾潘教習論朱星源小大學書》:“通都巨邑雖有大學,而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事不問矣。”
    645

    天冠地屨

    成語拼音:
    tiān guān dì jù
    成語解釋:
    比喻雙方相差極大。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日者列傳》:“夫卜而有不審,不見奪糈;為人主計而不審,身無所處。此相去遠矣,猶天冠地屨也。”
    646

    提綱舉領

    成語拼音:
    tí gāng jǔ lǐng
    成語解釋:
    同“提綱挈領”。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遇安禪師》:“提綱舉領,盡立主賓,如何是主?”
    647

    通觀全局

    成語拼音:
    tōng guān quán jú
    成語解釋:
    通:全、遍。把事情整個地加以考慮、謀劃
    成語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水學·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觀全局,不可執一面論。”
    648

    屯積居奇

    成語拼音:
    tún jī jū qí
    成語解釋:
    謂把奇貨儲存起來,待機高價出售。
    成語出處:
    鄧子恢《閩西暴動與紅十二軍》:“通過重租、高利貸、苛捐雜稅、屯積居奇,賤買貴賣和充斥市場的洋貨,吸吮著閩西人民的鮮血。”
    649

    囤積居奇

    成語拼音:
    tún jī jū qí
    成語解釋:
    把稀有的貨物儲藏起來。指商人囤積大量商品;等待高價出賣;牟取暴利。囤:積存;居:儲藏;奇:緊俏或稀有的貨物。
    成語出處:
    《談》:“頭腦靈敏點的或者更貪心的老爺們還要干點囤積居奇的生意。”
    650

    螳螂拒轍

    成語拼音:
    táng láng jù zhé
    成語解釋:
    猶螳臂當車。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載文》:“乃其申誥誓,降移檄,便稱其智昏菽麥,識昧玄黃,列宅建都若鷦鷯之巢葦,臨戎賈勇猶螳臂之拒轍。此所謂厚顏也。”
    651

    兔起鳧舉

    成語拼音:
    tǔ qǐ fú jǔ
    成語解釋:
    鳧:野鴨。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論威》:“知其不可久處,則知所兔起鳧舉死殙之地矣。”
    652

    泰然居之

    成語拼音:
    tài rán jū zhī
    成語解釋:
    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或對待事情毫不在意
    成語出處:
    宋·陳亮《王珪確論如何》:“太宗方奮然有運天下豪杰之心,使新進疊用事,而玄齡泰然居之,不以進退自嫌。”
    653

    同時并舉

    成語拼音:
    tóng shí bìng jǔ
    成語解釋:
    舉:舉行。在同一時間內進行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0章:“吳進攻河南前,曾與閻錫山……等相約同時并舉。”
    654

    投石拔距

    成語拼音:
    tóu shí bá jù
    成語解釋:
    見“投石超距”。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甘延壽傳》:“投石拔距,位于等次。”
    655

    投石超距

    成語拼音:
    tóu shí chāo jù
    成語解釋:
    古代軍中的習武練功活動。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
    656

    投梭之拒

    成語拼音:
    tóu suō zhī jù
    成語解釋:
    見“投梭折齒”。
    成語出處:
    唐·元稹《鶯鶯傳》:“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無投梭之拒。”
    657

    通脫不拘

    成語拼音:
    tōng tuō bù jū
    成語解釋:
    通脫:放達不拘小節;不拘:不受限制。形容放達而不受禮法和世俗偏見的束縛
    成語出處:
    葉圣陶《微波》:“你從前那么通脫不拘,大家都稱贊。”
    658

    團頭聚面

    成語拼音:
    tuàn tóu jù miàn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親密地相聚在一起。
    成語出處:
    《醒世姻緣傳》第二四回:“合家俱到那園中石凳上坐下……團頭聚面的說說笑笑,或是與兒子講說些讀過的書文,或是與女兒說些什么賢孝的古記。”
    659

    推賢舉善

    成語拼音:
    tuī xián jǔ shàn
    成語解釋:
    推:舉薦。舉薦賢士,引進好人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伐晉興齊》第四折:“喜孜孜推賢舉善,永綿綿龍虎風云。”
    660

    土洋并舉

    成語拼音:
    tǔ yáng bìng jǔ
    成語解釋:
    本國的土法和外國的洋法都采用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二章:“這座建筑物,真可謂土洋并舉、中西合璧了。”
    * ju成語,ju的成語,帶j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