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701

    疾風知勁草

    成語拼音:
    jí fēng zhī jìng cǎo
    成語解釋:
    只有經過猛烈大風的考驗;才能知道什么樣的草是強勁的。原來比喻在危急關頭才顯出的意志堅強;經得起考驗;現在還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階級斗爭的考驗;才能顯出誰是堅強的革命者。勁:有力量。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 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盡草。”
    702

    疾風彰勁草

    成語拼音:
    jí fēng zhāng jìn cǎo
    成語解釋:
    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同“疾風知勁草”。
    成語出處:
    《晉書 宗室傳論》:“洎高貴薨殂,則枕尸流慟;陳留就國,則拜辭隕涕。語曰‘疾風彰勁草’,獻王其有焉。”
    703

    酒逢知己千杯少

    成語拼音:
    jiǔ féng zhī jǐ qiān bēi shǎo
    成語解釋:
    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總不厭倦。
    成語出處: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三回:“二人也把別后之事,談了一番。三人俱備大悅。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704

    急風驟雨

    成語拼音:
    jí fēng zhòu yǔ
    成語解釋:
    急劇的風雨。常用以形容聲勢浩大而迅猛。
    成語出處:
    章炳麟《五無論》:“至于神話,希臘、印度皆立男女二神,而急風驟雨則群指為天神戰斗之事。”
    705

    疾風驟雨

    成語拼音:
    jí fēng zhòu yǔ
    成語解釋:
    疾:又快又猛;驟: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爭。
    成語出處:
    《淮南子 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706

    計功補過

    成語拼音:
    jì gōng bǔ guò
    成語解釋:
    計:考定。過失。考定一個人的功績以彌補其過失。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元帝紀》:“齊恒先有匡周之功,后有來項之罪,君子計功補過。”
    707

    計功程勞

    成語拼音:
    jì gōng chéng láo
    成語解釋:
    計算功勞。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督撫吳環洲言敬事后食之義書》:“人臣自靖之義,若銖銖兩兩,計功程勞,以責望于上,似非所謂懷仁義以事君者也。”
    708

    及瓜而代

    成語拼音:
    jí guā ér dài
    成語解釋:
    及:到。到明年瓜熟時派人接替。指任職期滿由他人繼任。
    成語出處:
    《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
    709

    繼晷焚膏

    成語拼音:
    jì guǐ fén gāo
    成語解釋:
    繼:繼續,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燈燭。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710

    積谷防饑

    成語拼音:
    jī gǔ fáng jī
    成語解釋:
    儲存糧食,防備饑荒。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父母恩重經講經文》:“人家積谷本防饑,養子還徒被老時。”
    711

    勁骨豐肌

    成語拼音:
    jìng gǔ fēng jī
    成語解釋:
    勁:強有力;豐:豐滿美好。形容書法筆勢有力而豐潤
    成語出處:
    唐·張懷雚《書斷》:“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
    712

    急管繁弦

    成語拼音:
    jí guǎn fán xián
    成語解釋:
    急:快;繁:雜。形容各種樂器同時演奏的熱鬧情景。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憶舊游》:“修娥慢臉燈下醉,急管繁弦頭上催。”
    713

    吉光鳳羽

    成語拼音:
    jí guāng fèng yǔ
    成語解釋:
    吉光與鳳凰的毛羽。比喻藝術珍品。
    成語出處:
    明·王世貞《題三吳楷法十冊》:“吾所綴集,皆待詔中年以后書,真吉光鳳羽,緝而成裘,后人其寶守之。”
    714

    急功好利

    成語拼音:
    jí gōng hǎo lì
    成語解釋:
    見“急功近利”。
    成語出處:
    清·惲敬《三代因革論》:“而又日見貢之簡略易從,爭趨之以為便我。便我,于是急功好利之君之大夫,徇其民而大奕之。”
    715

    急公好施

    成語拼音:
    jí gōng hǎo shī
    成語解釋:
    謂熱心公益,樂于施舍。
    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歙王君墓志銘》:“君雖業鹽,而孝友,急公好施,有遠見,能自樹。”
    716

    急公好義

    成語拼音:
    jí gōng hào yì
    成語解釋:
    急:急于;公:公眾;好:喜好;義:義舉。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成語出處: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使急公好義者信從,而吝嗇顧錢者不得不聽。”
    717

    跼高蹐厚

    成語拼音:
    jú gāo jí hòu
    成語解釋: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謹慎,惶懼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知止》:“或倡高算而受晁錯之禍,或竭心力而遭吳起之害;故有跼高蹐厚,猶不免焉。”
    718

    急功近利

    成語拼音:
    jí gōng jìn lì
    成語解釋: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成語出處: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對膠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719

    急功近名

    成語拼音:
    jí gōng jìn míng
    成語解釋:
    急于求成,貪圖虛名。
    成語出處:
    《清史稿·高其倬等傳論》:“為政持大體,與夫急功近名,流于苛刻。”
    720

    假公濟私

    成語拼音:
    jiǎ gōng jì sī
    成語解釋: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