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661

    疾惡如仇

    成語拼音:
    jí è rú chóu
    成語解釋:
    疾:厭惡;憎恨;惡:指壞人壞事。痛恨壞人壞事像痛恨仇敵一樣。
    成語出處:
    漢 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惡如仇。”
    662

    嫉惡如仇

    成語拼音:
    jí è rú chóu
    成語解釋:
    指對壞人壞事如同對仇敵一樣憎恨
    成語出處: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蔡木龕》:“嫉惡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語必刺入骨。”
    663

    嫉惡若仇

    成語拼音:
    jí è ruò chóu
    成語解釋:
    見“嫉惡如仇”。
    成語出處: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六卷:“公一時忠憤激發,嫉惡若仇,容或偶為此語,揆其心術,仍不失為磊落光明。”
    664

    疾惡如讎

    成語拼音:
    jí è rú chóu
    成語解釋:
    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同“疾惡如仇”。
    成語出處:
    《明史 周順昌傳》:“順昌為人剛方貞介,疾惡如讎。”
    665

    疾惡若仇

    成語拼音:
    jí è ruò chóu
    成語解釋:
    疾:憎恨;惡:壞人壞事。憎恨壞人壞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樣
    成語出處:
    漢·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惡若仇。”
    666

    疾惡若讎

    成語拼音:
    jí è ruò chóu
    成語解釋:
    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同“疾惡如仇”。
    成語出處:
    漢 孔融《薦禰衡表》:“見善若驚,疾惡若讎。”
    667

    疾惡如風

    成語拼音:
    jí è rú fēng
    成語解釋:
    痛恨壞人壞事就像狂風猛掃一樣。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陳蕃傳》:“震(朱震)字伯厚,初為州從事,奏濟陰太守單匡臧罪,并連匡兄中常侍車騎將軍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譴超,超詣獄謝。三府諺曰:‘車如雞棲馬如狗,疾惡如風朱伯厚。’”
    668

    積惡余殃

    成語拼音:
    jī è yú yāng
    成語解釋:
    多行不善,則會遭受惡報。勸人不要行惡,以免禍延子孫。
    成語出處:
    《易經 坤卦 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南朝宋 釋法明《答李交州難佛不見形》:“積善余慶,積惡余殃,雖新新生滅,交臂代謝,善惡之業,不得不受。”
    669

    極而言之

    成語拼音:
    jí ér yán zhī
    成語解釋:
    從最極端的情況來說。指把話說到頭。
    成語出處:
    明 袁宏道《與仙人論性書》:“極而言之,亦是心形煉極所現之象。”
    670

    雞肥不下蛋

    成語拼音:
    jī féi bù xià dàn
    成語解釋:
    比喻條件太好了反而做不出成績
    成語出處:
    671

    急風暴雨

    成語拼音:
    jí fēng bào yǔ
    成語解釋:
    急:急促;暴:猛烈。又急又猛的暴風雨。形容聲勢浩大;來勢兇猛。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672

    疾風暴雨

    成語拼音:
    jí fēng bào yǔ
    成語解釋:
    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爭。
    成語出處:
    《淮南子 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673

    饑附飽揚

    成語拼音:
    jī fù bǎo yáng
    成語解釋:
    附:依附,歸附;揚:飛揚。指不得志時即來依附,得志時便遠走高飛。比喻人貪婪自私,沒有情義
    成語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慕容垂載記》:“且垂猶鷹也饑則附人,飽便高揚。”
    674

    箕風畢雨

    成語拼音:
    jī fēng bì yǔ
    成語解釋:
    古傳月亮經過箕星時風多,經過畢星時雨多。指官吏施政應順應民情
    成語出處:
    《尚書 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孔傳:“箕星好風,畢星好雨。”
    675

    饑附飽飏

    成語拼音:
    jī fù bǎo yáng
    成語解釋:
    附:依附,歸附;揚:飛揚。不得志時即來依附,得志時便遠走高飛。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呂布傳》:“譬如養鷹,饑即為用,飽則飏去。”
    676

    積非成是

    成語拼音:
    jī fēi chéng shì
    成語解釋:
    非:謬誤;是:正確的東西。長期形成的謬誤;久而久之被當作正確的。
    成語出處:
    清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 原善序》:“治經之士,莫能綜貫,習所見聞,積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茲墜緒也。”
    677

    計伐稱勛

    成語拼音:
    jì fá chēng xūn
    成語解釋:
    謂計算、稱揚自己的功勛。伐,功勛。
    成語出處:
    宋·葉適《故朝散大夫周先生墓志銘》:“不以為高,所求者仁;異彼區區,計伐稱勛。”
    678

    雞飛蛋打

    成語拼音:
    jī fēi dàn dǎ
    成語解釋:
    雞飛走了;蛋也打碎了。比喻兩頭都沒顧上;造成雙重損失。
    成語出處:
    周驥良《吉鴻昌》:“只要他一進關抄了咱們的后路,那就雞飛蛋打,不可收拾了。”
    679

    及鋒而試

    成語拼音:
    jí fēng ér shì
    成語解釋:
    及:乘;鋒:鋒利,比喻士氣高昂;試:試用。趁鋒利的時候用它。原指乘士氣高漲的時候使用軍隊,后比喻乘有利的時機行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企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680

    雞飛狗竄

    成語拼音:
    jī fēi gǒu cuàn
    成語解釋:
    比喻受到驚動而引起騷亂
    成語出處:
    曲波《林海雪原》:“日寇投降后,這個大佐特務,被人們攆的雞飛狗竄,他的黨羽,紛紛落網。”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