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621

    鳩巢計拙

    成語拼音:
    jiū cháo jì zhuō
    成語解釋:
    鳩:布谷鳥;拙:笨。形容人不善經營,拙于生計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雙調·秋思》:“休笑鳩巢計拙,葫蘆提一向裝呆。”
    622

    饑餐渴飲

    成語拼音:
    jī cān kě yǐn
    成語解釋:
    餓了吃飯,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碾玉觀音》:“離不得饑餐渴飲,夜住曉行,迤里來到衢州。”
    623

    饑腸轆轆

    成語拼音:
    jī cháng lù lù
    成語解釋:
    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象聲詞;車輪滾動的聲音。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饑不可堪。”
    624

    掎裳連袂

    成語拼音:
    jǐ cháng lián mèi
    成語解釋:
    裙子牽住裙子,袖子連著袖子。形容人多。
    成語出處:
    宋·劉從義《重修開元寺行廊功德碑》:“服靚妝,繼日以掎裳連袂。”
    625

    積財吝賞

    成語拼音:
    jī cái lìn shǎng
    成語解釋:
    積:聚;吝:舍不得。雖然廣有錢財,卻舍不得賞賜部下。形容十分吝嗇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2回:“吾為汝御后,費力勞心,汝今積財吝賞,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626

    積讒糜骨

    成語拼音:
    jī chán méi gǔ
    成語解釋:
    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同“積讒磨骨”。
    成語出處:
    《梁書 江淹傳》:“下官聞積毀銷金,積讒糜骨,遠則直生取疑于盜金,近則伯魚被名于不義。”呂向注:“言毀讒之深,能銷磨金石之堅。”
    627

    積讒磨骨

    成語拼音:
    jī chán mó gǔ
    成語解釋:
    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同“積毀銷骨”。
    成語出處:
    《文選 江淹〈詣建平王上書〉》:“下官聞積毀銷金,積讒磨骨,遠則直生取疑于盜金,近則伯魚被名于不義。”呂向注:“言毀讒之深,能銷磨金石之堅。”《梁書 江淹傳》引作“積讒糜骨”。
    628

    棘刺母猴

    成語拼音:
    jí cì mǔ hóu
    成語解釋:
    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宋人有請為燕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后能觀之。”
    629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成語拼音:
    jī cái qiān wàn,bù rú bó jì zài shēn
    成語解釋:
    積蓄財產,不如學點技術。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630

    幾次三番

    成語拼音:
    jǐ cì sān fān
    成語解釋:
    三:一方面表示“多”;另一方面又是最少的多數;還可以作“幾”解;番:遍數。好幾次;或一次又一次。
    成語出處:
    魯迅《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但一位先生卻以為這客店也包辦囚人的飯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地說。”
    631

    既成事實

    成語拼音:
    jì chéng shì shí
    成語解釋:
    既:已經;已然。已經形成事實。
    成語出處:
    唐 杜甫《雨不絕》詩:“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揚如絲飛。”
    632

    積草屯糧

    成語拼音:
    jī cǎo tún liáng
    成語解釋:
    儲存糧食和草料。
    成語出處:
    元 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一折:“如今且收兵回營,操軍煉士,積草屯糧。”
    633

    積草囤糧

    成語拼音:
    jī cǎo tún liáng
    成語解釋:
    積:積累;囤:囤積。指儲存糧食和草料等戰備物資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35回:“蜂屯蟻聚施威武,積草囤糧待戰爭。”
    634

    計出無聊

    成語拼音:
    jì chū wú liáo
    成語解釋:
    主意出于無可奈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吳王濞列傳》:“上復責問吳使者,使者對曰:‘……今王始詐病,及覺,見責急,愈益閉,恐上誅之,計乃無聊。唯上棄之,而與更始。’”
    635

    計出無奈

    成語拼音:
    jì chū wú nai
    成語解釋:
    同“計出無聊”。
    成語出處:
    明·孟稱舜《花舫緣》第二出:“小人受公子厚恩,委是舍不得,只是計出無奈。”
    636

    計出萬全

    成語拼音:
    jì chū wàn quán
    成語解釋:
    萬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計劃非常穩當周密,決不會發生意外。
    成語出處:
    元 戴良《論長孫無忌》:“無忌于此,亦可謂計出萬全矣。”
    637

    計出萬死

    成語拼音:
    jì chū wàn sǐ
    成語解釋:
    謂謀劃來自必死的決心。
    成語出處:
    《宋書·武帝紀》:“不然。彼兵速銳,計出萬死。”
    638

    季常之懼

    成語拼音:
    jì cháng zhī jù
    成語解釋:
    宋陳慥,字季常,其妻柳氏兇悍而好嫉妒,陳慥頗為懼怕。事見宋洪邁《容齋三筆·陳季常》。后因謂懼內為“季常之懼”。
    成語出處:
    宋陳慥,字季常,其妻柳氏兇悍而好嫉妒,陳慥頗為懼怕。事見宋·洪邁《容齋三筆·陳季常》。
    639

    季常之癖

    成語拼音:
    jì cháng zhī pǐ
    成語解釋:
    宋朝人陳糙,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脾氣暴躁,醋性很大,陳很怕她。后稱人怕老婆就說有“季常之癖”。
    成語出處:
    宋·洪邁《容齋三筆·陳季常》
    640

    屐齒之折

    成語拼音:
    jī chǐ zhī zhé
    成語解釋:
    形容內心喜悅之甚。
    成語出處:
    《晉書謝安傳》:“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