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ji的成語 (2428個)

    601

    計不旋踵

    成語拼音:
    jì bù xuán zhǒng
    成語解釋:
    計:計議,打算;旋踵:旋轉腳跟。腳跟還未轉過來,計議就定了下來。形容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動迅速,毫不猶豫。
    成語出處:
    漢 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夫邊郡之士……觸白刃,早流矢,議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仇。”
    602

    急不暇擇

    成語拼音:
    jí bù xiá zé
    成語解釋:
    在緊急的情況下來不及選擇。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擇,從竇中魚貫而出,外面正是一條逼狹的胡同,還靜悄悄的沒人阻住。”
    603

    機不旋踵

    成語拼音:
    jī bù xuán zhǒng
    成語解釋:
    形容時機短暫。旋踵,轉過腳后跟。
    成語出處: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宋柔》:“機不旋踵,時不再來。必發今宵,無貽后悔。”
    604

    季布一諾

    成語拼音:
    jì bù yī nuò
    成語解釋:
    季布:人名,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605

    幾不欲生

    成語拼音:
    jī bù yù shēng
    成語解釋:
    幾:幾乎;欲:想。幾乎都不想活了。
    成語出處:
    宋 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606

    及賓有魚

    成語拼音:
    jí bīn yoǔ yú
    成語解釋:
    用別人的魚請客。比喻借機培植私人勢力。
    成語出處:
    《周易·姤》:“包有魚,義不及賓也。”孔穎達疏:“言有他人之物,于義不可及賓也。”
    607

    驕兵之計

    成語拼音:
    jiāo bīng zhī jì
    成語解釋:
    故意向敵軍示弱,以助長其驕傲情緒,使其輕敵大意的計策。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孟達暗暗發書,申報玄德,說‘黃忠連輸數陣,現今退在關上。’玄德慌問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將驕兵之計也。’”
    608

    急不擇路

    成語拼音:
    jí bù zé lù
    成語解釋:
    急得來不及選擇道路地亂跑。形容非常緊迫。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張鴻漸》:“張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擇途;及明,困殆已極。”
    609

    饑不擇食

    成語拼音:
    jī bù zé shí
    成語解釋: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丹霞天然禪師》:“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饑不擇食’。”
    610

    急不擇途

    成語拼音:
    jí bù zé tú
    成語解釋:
    猶慌不擇路。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鴻漸》:“張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擇途;及明,困殆已極。”
    611

    急不擇言

    成語拼音:
    jí bù zé yán
    成語解釋:
    急得來不及選擇詞語。形容說話十分急迫或緊張。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 忽然想到》:“‘急不擇言’的病源,并不在沒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時候沒有想。”
    612

    急赤白臉

    成語拼音:
    jí chì bái liǎn
    成語解釋:
    心里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60章:“韓小樂見焦淑紅急赤白臉,好像要吵架的樣子。”
    613

    急扯白臉

    成語拼音:
    jí chě bái liǎn
    成語解釋:
    心里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成語出處:
    老舍《離婚》六:“她把氣咽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么急扯白臉的呀!”
    614

    急處從寬

    成語拼音:
    jí chù cóng kuān
    成語解釋:
    在緊急情況下并不緊張。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五回:“沙僧聽說,厲聲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細,果然急處從寬。’”
    615

    雞蟲得失

    成語拼音:
    jī chóng dé shī
    成語解釋:
    像雞啄蟲、人縛雞那樣的得失問題。比喻細微的事情;無關緊要的得失。
    成語出處:
    唐 杜甫《縛雞行》詩:“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蟲雞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縛。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616

    雞蟲得喪

    成語拼音:
    jī chóng dé sàng
    成語解釋:
    同“雞蟲得失”。
    成語出處:
    清·蔣士銓《臨川夢·不夢》:“雞蟲得喪成恩怨,鳥鼠因緣見短長。”
    617

    急杵搗心

    成語拼音:
    jí chǔ dǎo xīn
    成語解釋:
    形容驚異不安的心情。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答王子一秀才論文》:“論仆晚年之文字,顓,好罵人,傳語相勸戒,為之咋指吐舌,急杵搗心者累日。”
    618

    計絀方匱

    成語拼音:
    jì chù fāng kuì
    成語解釋:
    計謀不足,方略匱竭。
    成語出處:
    王闿運《與曾侍郎言兵事書》:“平賊之要領未得,計絀方匱,又必有變,縱不橫決,凋喪可立而待也。”
    619

    雞腸狗肚

    成語拼音:
    jī cháng gǒu dù
    成語解釋:
    比喻狹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腸
    成語出處:
    《天雨花》第二回:“據你這淫婦的雞腸狗肚,容不得人,把兒媳都逼了出門。”
    620

    絕長繼短

    成語拼音:
    jué cháng jì duǎn
    成語解釋: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成語出處:
    《墨子 非命上》:“古者湯封于毫,絕長繼短。”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