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的成語 (2428個)
-
681
雞飛狗叫
- 成語拼音:
- jī fēi gǒu jiào
- 成語解釋:
- 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直叫喚。形容亂成一團
- 成語出處:
- 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 反“掃蕩”》:“忽然,鄰莊雞飛狗叫,老鄉們拖著孩子向莊外奔跑。”
-
682
雞飛狗跳
- 成語拼音:
- jī fēi gǒu tiào
- 成語解釋:
- 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到處亂跳。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
- 成語出處:
- 茅盾《鍛煉》:“然而陳克明卻在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懼怨恨所造成的雞飛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
683
雞飛狗走
- 成語拼音:
- jī fēi gǒu zǒu
- 成語解釋:
- 走:跑。雞亂飛,狗亂跑。形容因極端驚恐而混亂不堪。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兩天那種搜索的樣子,只就我們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經是鬧得雞飛狗走,鬼哭神號。”
-
684
雞膚鶴發
- 成語拼音:
- jī fū hè fā
- 成語解釋:
- 皮膚起皺,頭發變白。形容衰老。形容老年人皮膚皺、頭發白。
- 成語出處:
- 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發雞皮,蓬頭歷齒。”
-
685
雞伏鵠卵
- 成語拼音:
- jī fú hú luǎn
- 成語解釋:
- 伏:孵卵;鵠:天鵝。用雞來孵天鵝蛋。比喻才小難當大任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雞不能伏鵠卵。”
-
686
疾風橫雨
- 成語拼音:
- jí fēng héng yǔ
- 成語解釋:
- 疾:急速猛烈。形容聲勢浩大,來勢迅猛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新民說》第八節:“華葉蓊郁,而必歸于槁亡,遇疾風橫雨,則摧落更速焉。”
-
687
疾風勁草
- 成語拼音:
- jí fēng jìn cǎo
- 成語解釋:
- 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 成語出處:
- 《東觀漢記 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
-
688
劫富濟貧
- 成語拼音:
- jié fù jì pín
- 成語解釋:
- 劫:奪取;濟:救濟。強奪富人的財物;救濟窮苦的百姓。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25回:“ 劫富濟貧,自張一幟。”
-
689
霽風朗月
- 成語拼音:
- jì fēng lǎng yuè
- 成語解釋:
- 和風明月,比喻寬厚祥和的氣氛
- 成語出處:
- 柯靈《序言》:“1962年春,曾有過一度愉快的促膝長談。那時政治上正好有一段霽風朗月的日子。”
-
690
疾風掃落葉
- 成語拼音:
- jí fēng sǎo luò yè
- 成語解釋:
- 疾:急速,猛烈。比喻力量強大,進展迅速,所向無阻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晉,校其強弱之勢,猶疾風之掃秋葉。”
-
691
疾風掃秋葉
- 成語拼音:
- jí fēng sǎo qiū yè
- 成語解釋:
- 比喻力量強大、行動迅速,象暴風掃除落葉一樣。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晉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晉,校其強弱之勢,猶疾風之掃秋葉。”
-
692
稷蜂社鼠
- 成語拼音:
- jì fēng shè shǔ
- 成語解釋:
- 谷神廟里的馬蜂,土地廟里的老鼠。比喻倚勢作惡手的人。
- 成語出處:
- 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八卷:“稷蜂不攻,而社鼠不熏,非以稷蜂社鼠之神,其所托者善也。”
-
693
疾風甚雨
- 成語拼音:
- jí fēng shèn yǔ
- 成語解釋:
- 指大風急雨。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 玉藻》:“君子之居恒當戶,寢恒東首,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
694
激忿填膺
- 成語拼音:
- jī fèn tián yīng
- 成語解釋:
- 膺:胸。強烈的忿怒填滿胸中。形容氣憤已極。
- 成語出處:
- 明·陶宗儀《輟耕錄》:“顧其母激忿填膺,寸晷是學,不迨于至,以超圣人之域,煥乎賢者之業。”
-
695
積非習貫
- 成語拼音:
- jī fēi xí guàn
- 成語解釋:
- 指錯誤長久沿襲,已成習慣。貫,通“慣”。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序》:“至于俗間行語,眾所共傳,積非習貫,莫能原察。”
-
696
疾風迅雷
- 成語拼音:
- jí fēng xùn léi
- 成語解釋:
- 形容事情的發生和發展,象暴風急雷那樣猛烈而迅速。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玉藻》:“君子之居恒當戶,寢恒東首,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
697
驥服鹽車
- 成語拼音:
- jì fú yán chē
- 成語解釋:
- 驥:駿馬;服:駕馭。讓駿馬駕鹽車。比喻使用人才不當。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 楚策六》:“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法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
698
驥伏鹽車
- 成語拼音:
- jì fú yán chē
- 成語解釋:
- 驥:千里馬。指才華遭到抑制,處境困厄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
-
699
及鋒一試
- 成語拼音:
- jí fēng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及:趁著;鋒:鋒利。趁鋒利的時候用它。比喻乘可行之機而行事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然科名是讀書人的第二生命,一聽見了開考的消息,不管多壘四部,總想及鋒一試,雯青也是其中的一個。”
-
700
躋峰造極
- 成語拼音:
- jī fēng zào jí
- 成語解釋:
- 指登上山峰絕頂
- 成語出處:
- 明 胡應麟《詩藪外編 六朝》:“登龜、蒙、鳧、繹峰者,即躋峰造極,龜、蒙、鳧、繹已耳。”
* ji成語,ji的成語,帶j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