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的成語 (937個)
-
861
燕雀安知鴻鵠志
- 成語拼音:
-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
- 成語解釋: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862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成語拼音:
-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成語出處: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863
燕雀不知鴻鵠志
- 成語拼音:
- yàn què bù zhī hóng hú zhì
- 成語解釋:
- 鴻鵠:天鵝。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成語出處:
-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21回:“乃向其鄉人說道:‘我今將為狀元,不久便作開國元勛矣!何以賀我?’鄉人益非之。劉贊臣嘆道:‘此所謂燕雀不知鴻鵠志也。’”
-
864
鷹覷鶻望
- 成語拼音:
- yīng qù hú wà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視覺敏銳。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忽聽得門內笑聲,崔生鷹覷鶻望,去門縫里一瞧。”
-
865
源泉萬斛
- 成語拼音:
- yuán quán wàn hú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思涌溢。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文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
-
866
以肉啖虎
- 成語拼音:
- yǐ ròu dàn hǔ
- 成語解釋:
- 見“以肉餧虎”。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赧王》:“以攬權要秦王,正如以肉啖虎耳。”
-
867
羊入虎口
- 成語拼音:
- yáng rù hǔ kǒu
- 成語解釋:
- 羊落到了虎口里。比喻落入險境,有死無生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16回:“猶如驅羊入虎口耳。”
-
868
羊入虎群
- 成語拼音:
- yáng rù hǔ qún
- 成語解釋:
- 比喻好人落入壞人的手中,處境極端危險。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九娘》:“竊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
869
以肉餧虎
- 成語拼音:
- yǐ ròu sì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白白地送死。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今赴秦軍,如以肉餧虎,當何益也。”
-
870
以肉喂虎
- 成語拼音:
- yǐ ròu wèi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白白地送死。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高祖紀一》:“今赴秦軍,如以肉喂虎,當何益也!”
-
871
一山不藏二虎
- 成語拼音:
- yī shān bù cáng èr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兩人不能相容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點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這是他太狂妄。”
-
872
鷹視虎步
- 成語拼音:
- yīng shì hǔ bù
- 成語解釋:
- 見“鷹視狼步”。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吾觀喜之為人鷹視虎步,專功殺之性,不可親也。”
-
873
吁天呼地
- 成語拼音:
- yù tiān hū dì
- 成語解釋:
- 呼天喚地。形容極度悲切。
- 成語出處:
- 南朝陳徐陵《檄周文》:“翊從瀟湘,空竭關隴,荊梁左右,漢沔東西。吁天呼地,望佇哀救。”
-
874
一塌糊涂
- 成語拼音:
- yī tā hú tú
- 成語解釋: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與其顧惜場面,硬充好漢,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還不如一老一實,揭破真情,自尋生路。”
-
875
一榻胡涂
- 成語拼音:
- yī tà hú tú
- 成語解釋:
- 見“一塌糊涂”。
- 成語出處:
- 魯迅《書信集·致曹靖華》:“《鐵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壞紙錯字,弄得一榻胡涂。”
-
876
一塌胡涂
- 成語拼音:
- yī tā hú tú
- 成語解釋:
- 見“一塌糊涂”。
- 成語出處:
-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我的運氣不好,處處倒楣,碰釘子,事業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
-
877
遙相呼應
- 成語拼音:
- yáo xiāng hū yìng
- 成語解釋:
- 遙遠:遠遠地。應:照應。指遠遠地互相照應。配合。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 許友信傳》:“且鄭成功出沒閩、浙,奉其為號,遙相應和,聲勢頗張。”
-
878
語笑喧呼
- 成語拼音:
- yǔ xiào xuān hū
- 成語解釋:
- 見“語笑喧嘩”。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陳倉路》第四折:“則要你悄語低言,不要你語笑喧呼。”
-
879
伊于胡底
- 成語拼音:
- yī yú hú dǐ
- 成語解釋:
- 伊:句首助詞;于:到;胡:何,哪;底:盡頭。到什么地步為止(對不好的現象表示感嘆)。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小旻》:“我視謀猶,伊于胡底?”
-
880
依樣畫葫蘆
- 成語拼音:
- yī yàng huà hú l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成語出處: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hu成語,hu的成語,帶h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