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u的成語 (937個)

    841

    一狐之掖

    成語拼音:
    yī hú zhī yè
    成語解釋:
    見“一狐之腋”。
    成語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842

    養虎自遺患

    成語拼音:
    yǎng hǔ zì yí huàn
    成語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后患。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843

    養虎自貽災

    成語拼音:
    yǎng hǔ zì yí zāi
    成語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后患。同“養虎自遺患”。
    成語出處: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誰待肯養虎自貽災。”
    844

    鳶肩鵠頸

    成語拼音:
    yuān jiān hú jǐng
    成語解釋:
    如鳶之聳肩,如鵠之伸頸。形容伏案苦思的樣子。
    成語出處:
    李涵秋《雜詠》之三:“鳶肩鵠頸作詩苦,寒不能衣饑不煮。”
    845

    養家糊口

    成語拼音:
    yǎng jiā hú kǒu
    成語解釋:
    謂勉強養活家人,使不餓肚。
    成語出處: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15回:“養家糊口,個個皆然。”
    846

    掩口葫蘆

    成語拼音:
    yǎn kǒu hú lú
    成語解釋:
    捂著嘴笑。
    成語出處:
    《后漢書·應劭傳》:“昔鄭人以乾鼠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847

    掩口胡盧

    成語拼音:
    yǎn kǒu hú lú
    成語解釋:
    胡盧:笑貌。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應劭傳》:“昔鄭人以干鼠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848

    掩口胡盧而笑

    成語拼音:
    yǎn kǒu hú lú ér xiào
    成語解釋:
    胡盧:喉間的笑聲。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
    849

    魚魯帝虎

    成語拼音:
    yú lǔ dì hǔ
    成語解釋:
    謂將魚誤寫作魯,帝誤寫作虎。泛指文字錯訛。
    成語出處:
    清·金桌《〈南海百詠〉跋》:“余家向有鈔本,承訛踵謬,不無魚魯帝虎之失,恨不能一一訂正之。”
    850

    云龍風虎

    成語拼音:
    yún lóng fēng hǔ
    成語解釋: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的事物相感應。
    成語出處:
    《周易 乾》:“云從龍,風從虎。”
    851

    鷹瞵虎攫

    成語拼音:
    yīng lín hǔ jué
    成語解釋:
    見“鷹瞵虎視”。
    成語出處:
    趙漢卿《宣言書》:“列強鷹瞵虎攫,日迫一日,動輒以兵事相恐嚇。”
    852

    羊落虎口

    成語拼音:
    yáng luò hǔ kǒu
    成語解釋:
    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險境,很難幸免。亦作“羊入虎口”。
    成語出處:
    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楊,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這個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853

    引類呼朋

    成語拼音:
    yǐn lèi hū péng
    成語解釋:
    引:招來;類:同類;呼:叫。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憎蒼蠅賦》:“奈何引類呼朋,搖頭鼓翼。”
    854

    鷹瞵虎視

    成語拼音:
    yīng lín hǔ shì
    成語解釋:
    像鷹和虎一樣兇狠貪婪地注視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
    成語出處:
    梁啟超《論私德》二:“俄羅斯政府,以鷹瞵虎視之勢,震懾五陸,而其人民稱罪惡之府,黑暗無復天日,(日本人有《露西亞亡國論》,窮形盡相。)亦生計沈窘之影響也。”
    855

    引狼拒虎

    成語拼音:
    yǐn láng jù hǔ
    成語解釋:
    見“引虎拒狼”。
    成語出處:
    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而引狼拒虎之禍,勢又緣茲以起,且至不可收拾。”
    856

    倚門傍戶

    成語拼音:
    yǐ mén bàng hù
    成語解釋:
    倚、傍:靠著。比喻做學問自己沒有見解,只襲取別人的說法。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涿州紙衣和尚》:“倚門傍戶猶如醉,出言吐氣不慚惶。”
    857

    依門傍戶

    成語拼音:
    yī mén bàng hù
    成語解釋:
    謂依附于人而不能自立。
    成語出處:
    明·李贄《富莫富于常知足》:“無骨力則待人而行,倚勢乃立,東西恃賴耳,依門傍戶,真同仆妾,非賤而何?”又《史綱評要·周紀·威烈王》:“以此猛烈,赴道不難,與世上好人依門傍戶者何啻千里。”
    858

    倚門窺戶

    成語拼音:
    yǐ mén kuī hù
    成語解釋:
    謂攀附企望于他人。
    成語出處:
    唐·王維《與工部李侍郎書》:“然不敢自列于下執事者,以為賤貴有倫,等威有序,以閑人持不急之務,朝夕倚門窺戶,抑亦侍郎之所惡也。”
    859

    一命嗚呼

    成語拼音:
    yī mìng wū hū
    成語解釋:
    指人死亡。嗚呼:古漢語嘆詞;舊時常用于祭文;后來借指死亡。
    成語出處:
    清 劉鶚《老殘游記》:“誰知這個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時氣,到了八月邊,就一命嗚呼哀哉死了。”
    860

    一派胡言

    成語拼音:
    yī pài hú yán
    成語解釋:
    指不切實際的言語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2回:“這畜生說什么乘人不備逃出來,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罷了。”
    * hu成語,hu的成語,帶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