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的成語 (803個)
-
721
云合響應
- 成語拼音:
- yún hé xiǎng yīng
- 成語解釋:
- 猶言云集響應。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是云合響應之勢,而非可安坐而致也。”
-
722
野鶴閑云
- 成語拼音:
- yě hè xián yún
- 成語解釋:
- 閑:無拘束。飄浮的云,野生的鶴。舊指生活閑散、脫離世事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六:“州亦難添,詩亦難改,然閑云孤鶴,何天而不可飛。”
-
723
羽翮已就
- 成語拼音:
- yǔ hé yǐ jiù
- 成語解釋:
- 翮:鳥翼。羽毛已經豐滿。比喻已得到輔佐之人,勢力已壯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
724
飲河鼴鼠
- 成語拼音:
- yǐn hé yǎn s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指所需求或所得極有限的人。語本《莊子·逍遙游》:“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 成語出處:
- 語出《莊子·逍遙游》:“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明·李昌祺《剪燈余話·洞天花燭記》:“飲河鼴鼠愧盈腹,止魯鶢鶋慚厚享。”
-
725
言和意順
- 成語拼音:
- yán hé yì shùn
- 成語解釋:
- 言語和順,情意相諧。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真是言和意順,似漆如膠。”又第九十八回:“但愿他們兩口兒言和意順,從此老太太也省好些心。”
-
726
應節合拍
- 成語拼音:
- yīng jié hé pāi
- 成語解釋:
- ①合乎節拍。②用以比喻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 成語出處:
- 韋君宜《似水流年·一個煉鐵廠的歷史》:“他們一面拉風箱一面唱歌,應節合拍。”
-
727
延頸鶴望
- 成語拼音:
- yán jǐng hè wàng
- 成語解釋:
- 像鶴一樣伸長頸子盼望。比喻盼望心切。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書》:“今寇虜作害,民被荼毒,思漢之士,延頸鶴望。”
-
728
猿驚鶴怨
- 成語拼音:
- yuán jīng hè yuàn
- 成語解釋:
- 猿猴驚恐,鶴哀怨。形容凄涼悲哀的氣氛。多指因戰亂,人死于戰場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鶴怨”、“鶴怒猿啼”。
- 成語出處:
- 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詩:“猿驚鶴怨草三尺,楚尾吳頭天一方。”
-
729
延津劍合
- 成語拼音:
- yán jīn jiàn hé
- 成語解釋:
- 指晉時龍泉、太阿兩劍在延津會合的故事。后以“延津劍合”或“延津之合”比喻因緣會合。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三卷:“方知兩劍分而復合,以此變化而去也。至今人說因緣湊巧,多用‘延津劍合’故事。”
-
730
云交雨合
- 成語拼音:
- yún jiāo yǔ hé
- 成語解釋:
- 指相會,重逢。
- 成語出處:
- 唐·李益《古別離》詩:“江回漢轉兩不見,云交雨合知何年。”
-
731
延津之合
- 成語拼音:
- yán jīn zhī hé
- 成語解釋:
- 見“延津劍合”。
- 成語出處:
- 清·余懷《板橋雜記·軼事》:“掃眉才子,慧業文人,時節因緣,不得不為‘延津之合’矣。”
-
732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成語拼音:
- 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 成語解釋:
- 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年》:“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
733
一匡九合
- 成語拼音:
- yī kuāng jiǔ hé
- 成語解釋:
- 春秋時管仲輔助齊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建立霸業。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國大事。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鄭畋傳》:“臣始仕從戎,爰承指顧,稟三令五申之戒,預一匡九合之謀。”
-
734
遠來的和尚會念經
- 成語拼音:
- yuǎn lái dé hé shàng huì niàn jīng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735
魚爛河決
- 成語拼音:
- yú làn hé jué
- 成語解釋:
- 魚肉腐爛,黃河潰決。比喻因自身原因潰敗滅亡而不可挽救。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論》附錄漢班固曰:“河決不可復壅,魚爛不可復全。”
- 成語出處:
- 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論》附錄漢班固曰:“河決不可復壅,魚爛不可復全。”
-
736
遠來和尚好看經
- 成語拼音:
-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外地來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視。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2回:“常言道:‘遠來和尚好看經。’妹妹們,不可怠慢,快辦齋來。”
-
737
以鄰為壑
- 成語拼音:
- yǐ lín wéi hè
- 成語解釋:
- 壑:山溝;大水塘。把鄰國當作排泄本國洪水的深溝。比喻只顧自己的利益;把困難或災禍轉嫁給別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澤水。澤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
738
言類懸河
- 成語拼音:
- yán lèi xuán hé
- 成語解釋:
- 形容能言善辯,說話滔滔不絕。
- 成語出處:
- 南朝·齊·王僧虔《誡子書》:“郭象言類懸河,不自勞苦,何由至此。”
-
739
一拍即合
- 成語拼音:
- yī pāi jí hé
- 成語解釋:
- 合:合調;符合曲調。一打拍就合于曲調的節奏。比喻雙方意見很快取得一致。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
740
一氣呵成
- 成語拼音:
- yī qì hē chéng
- 成語解釋:
- 呵:呼氣。一口氣做成。形容文章結構緊湊;文氣連貫。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迅速不間斷地完成。
- 成語出處:
- 明 胡應麟《詩藪 近體中》:“若‘風急天高’,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穿,一氣呵成。”
* he成語,he的成語,帶he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