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的成語 (803個)
-
621
跳在黃河洗不清
- 成語拼音:
- tiào zài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很難擺脫干系,避免嫌疑。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我何玉鳳這個心跡,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跳在黃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鳳的身分了!”
-
622
跳在黃河也洗不清
- 成語拼音:
- tiào zài huáng hé yě xǐ bù qīng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623
童子何知
- 成語拼音:
- tóng zǐ hé zhī
- 成語解釋:
- 童子:小孩子。小孩子懂得什么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六年》:“國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
624
天作之合
- 成語拼音:
- tiān zuò zhī hé
- 成語解釋: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形容婚姻美滿稱心。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大明》:“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
625
為虺弗摧,為蛇若何
- 成語拼音:
- wéi huǐ fú cuī,wéi shé ruò hé
- 成語解釋:
- 虺:小蛇;弗:不;摧:消滅。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后患。
- 成語出處:
- 《國語·吳語》:“夫越王好信以愛民,四方歸之;年谷時熟,日長炎炎,及吾猶可以戰也。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
-
626
外合里差
- 成語拼音:
- wài hé lǐ chà
- 成語解釋:
- 比喻口是心非。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你說你恁行動,兩頭戳舌獻勤,出尖兒,外合里差。”
-
627
五合六聚
- 成語拼音:
- wǔ hé liù j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屢次聚合到一起。
- 成語出處:
- 《史記·春申君列傳》:“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單矣。”
-
628
外合里應
- 成語拼音:
- wài hé lǐ yìng
- 成語解釋:
- 外面攻打,里面接應。
- 成語出處:
- 《前漢書平話》上卷:“高皇大喜,既便來日準備外合里應,拿捉陳豨。”
-
629
萬壑千巖
- 成語拼音:
- wàn hè qiān yán
- 成語解釋:
- 形容峰巒、山谷極多。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
630
無何有鄉
- 成語拼音:
- wú hé yǒu xiāng
- 成語解釋:
- 無何有之鄉。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文藝論集·讀梁任公》:“我們小小一點沉悶會被它蕩到無何有鄉去了。”
-
631
無何有之鄉
- 成語拼音:
- wú hé yǒu zhī xiāng
- 成語解釋:
- 無何有:即無有。原指什么都沒有的地方,后指虛幻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
-
632
萬壑爭流
- 成語拼音:
- wàn hè zhēng liú
- 成語解釋:
- 壑:深溝,借指溪流。許多溪水競相奔流。形容山中勝景。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
-
633
烏合之眾
- 成語拼音:
- wū hé zhī zhòng
- 成語解釋: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成語出處: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
634
瓦合之卒
- 成語拼音:
- wǎ hé zhī zú
- 成語解釋:
- 瓦合:碎瓦相拼合。卒:士兵。像破碎的瓦片湊合在一起一樣的士兵。比喻沒有組織紀律的軍隊。
- 成語出處:
- 《漢書·酈食其傳》:“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
-
635
烏合之卒
- 成語拼音:
- wū hé zhī zú
- 成語解釋:
- 烏合:像烏鴉一樣倉猝聚集一處。比喻倉猝聚集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成語出處:
- 《梁書·羊侃傳》:“今驅烏合之卒,至王城之下,虜馬飲淮,矢集帝室,豈有人臣而至于此?”
-
636
無計奈何
- 成語拼音:
- wú jì nài hé
- 成語解釋:
- 謂無法可施。語本宋歐陽修《漁家傲》詞:“愁倚畫樓無計奈,亂紅飄過秋塘外。”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漁家傲》詞:“愁倚畫樓無計奈,亂紅飄過秋塘外。”
-
637
霧集云合
- 成語拼音:
- wù jí yún hé
- 成語解釋:
- 形容眾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晉書·輿服志序》:“張曜日之靈旄,駢羅列布,霧集云合者也。”
-
638
無可奈何
- 成語拼音:
- wú kě nài hé
- 成語解釋:
- 奈何:如何;怎么辦。不得已;沒有辦法。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太史伯陽曰:‘禍成矣,無可奈何!’”
-
639
無可奈何花落去
- 成語拼音:
-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
- 成語解釋:
- 對春花的凋落感到沒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后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 成語出處:
- 宋 晏殊《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640
無可如何
- 成語拼音:
- wú kě rú hé
- 成語解釋:
- 沒有什么辦法。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復鄧鼎石書》:“雖知情不容己,然亦無可如何。”
* he成語,he的成語,帶he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