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的成語 (803個)
-
561
時和歲豐
- 成語拼音:
- shí hé suì fēng
- 成語解釋:
- 四時和順,五谷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論賞罰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見時和歲豐,雨雪應時,輒喜不自勝,舉酒以屬群臣。”
-
562
時和歲稔
- 成語拼音:
- shí hé suì rěn
- 成語解釋:
- 四時和順,五谷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王敬則傳》:“救民拯弊,莫過減賦。時和歲稔,尚爾虛乏,儻值水旱,寧可熟念?”
-
563
勢合形離
- 成語拼音:
- shì hé xíng lí
- 成語解釋:
- 勢:形狀;形:形體。形體各自獨立,結構完整不分。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何晏《景富殿賦》:“桁梧復迭,勢合形離。”
-
564
上和下睦
- 成語拼音:
- shàng hé xià mù
- 成語解釋:
- 謂長幼之間或上下級之間相處得很好。
- 成語出處:
- 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常則是戶靜門清,上和下睦,立計成家,眾口流傳。”
-
565
山河易改,本性難移
- 成語拼音:
- shān hé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成語解釋:
- 指習慣成性,很難改變。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可不的山河易改,本性難移。”
-
566
收合余燼
- 成語拼音:
- shōu hé yú jìn
- 成語解釋:
- 收:收拾,收取;余燼:燒剩的灰燼。比喻殘留的人或物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二年》:“子又不許,請收合余燼,背城借一,敝邑是之幸。”
-
567
事核言直
- 成語拼音:
- shì hé yán zhí
- 成語解釋:
- 事情確實,文辭直捷。語出《漢書 司馬遷傳贊》:“其文直,其事核。”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書·司馬遷傳贊》:“其文直,其事核。”
-
568
俟河之清
- 成語拼音:
- sì hé zhī qīng
- 成語解釋:
- 俟:等待。等待黃河變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實現。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八年》:“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
569
順口開河
- 成語拼音:
- shùn kǒu kāi hé
- 成語解釋:
- 猶言信口開河。不假深思,不負責任地隨口亂說。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回:“我原來是私訪,為何順口開河?”
-
570
聲名赫奕
- 成語拼音:
- shēng míng hè yì
- 成語解釋:
- 赫奕:顯耀盛大的樣子。名聲顯赫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送襄陽鄭帥唐老》詩:“聲名赫奕動夫子,家世富貴連椒房。”
-
571
聲名烜赫
- 成語拼音:
- shēng míng xuǎn hè
- 成語解釋:
- 烜赫:形容聲名或氣勢很盛。名聲顯赫
- 成語出處:
- 唐·韓偓《與吳子華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懷恩敘懇因成長句四韻兼呈諸同年》:“聲名烜赫文章士,企紫雍容富貴身。”
-
572
水牛過河
- 成語拼音:
- shuǐ niú guò hé
- 成語解釋:
- 指出露頭角,出頭露面
- 成語出處:
-
573
噬臍何及
- 成語拼音:
- shì qí hé jí
- 成語解釋:
- 噬臍:用嘴咬肚臍。象咬自己肚臍似的,夠不著。比喻后悔也來不及。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六年》:“若不早圖,后君噬齊(臍),其及圖之乎?”
-
574
燒琴煮鶴
- 成語拼音:
- shāo qín zhǔ hè
- 成語解釋:
- 拿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西昆體》:“《西清詩話》云:‘《義山雜纂》,品目數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上曬裈,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松下喝道。’”
-
575
時日曷喪
- 成語拼音:
- shí rì hé sàng
- 成語解釋:
- 表示誓不與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語出《書 湯誓》“有眾率怠,弗協,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孔傳:“眾下相率為怠情,不與上和合,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時喪,我與汝俱亡!’欲殺身以喪桀。”
-
576
三豕渡河
- 成語拼音:
- sān shǐ dù 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
- 成語出處:
- 漢·蔡邕《月令問答》:“書有轉誤,三豕渡河之類也。”
-
577
隨聲附和
- 成語拼音:
- suí shēng fù hè
- 成語解釋:
- 自己沒有主見;別人怎么說;就跟著怎么說。隨:跟著;和:音賀。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崇侯虎不過隨聲附和,實非本心。”
-
578
聲勢赫奕
- 成語拼音:
- shēng shì hè yì
- 成語解釋:
- 聲勢:聲威氣勢;赫奕:顯耀盛大的樣子。聲威氣勢顯耀盛大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卷:“許氏三兄弟,都做了大官,雖然他不以富貴驕人,自然聲勢赫奕。”
-
57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成語拼音:
-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
- 成語解釋:
- 三十年前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年后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優勢,我是親眼看見的。”
-
580
隨聲趨和
- 成語拼音:
- suí shēng qū hé
- 成語解釋:
- 見“隨聲附和”。
- 成語出處:
- 宋·孔煒《文安謚議》:“其學務窮本原,不為章句訓話,其持論雄杰卓立,不茍隨聲趨和。”
* he成語,he的成語,帶he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