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的成語 (1332個)
-
961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 成語拼音:
-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
- 成語解釋:
- 勿:不要;為:做。不要以為是微小的壞事就可以做,不要以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 成語出處:
- 《諸葛亮集》:“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962
畏影而走
- 成語拼音:
- wèi yǐng ér zǒu
- 成語解釋:
- 比喻庸人自擾。亦作“畏影惡跡”。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六一居士傳》:“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消畏影而走乎曰中者也。”
-
963
危言逆耳
-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nì ěr
- 成語解釋:
- 正直的規勸聽起來不順耳。
- 成語出處:
- 明·李東陽《太白行》:“龍攀鳳附不自由,何乃棄君來事仇。危言逆耳誰為謀?”
-
964
唯一無二
- 成語拼音:
- wéi yī wú èr
- 成語解釋:
- 只有這一個,沒有第二個。形容唯一的,沒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
- 成語出處:
- 清·張春帆《九尾龜》第四十九回:“這件事兒,說也話長,真是江蘇省內唯一無二的新聞。”
-
965
嵬眼澒耳
- 成語拼音:
- wéi yǎn xiāng ěr
- 成語解釋:
- “嵬”念wéi。亦作“嵬目鴻耳”。猶言動人觀聽。
- 成語出處:
- 唐·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虛明茫茫,嵬眼澒耳,可大客旅鐘鼓樂。”
-
966
聞一知二
- 成語拼音:
- wén yī zhī èr
- 成語解釋:
- 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
967
行不貳過
- 成語拼音:
- xíng bù èr guò
- 成語解釋:
- 謂犯過的錯誤不再犯。語出《論語·雍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雍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
968
信步而行
- 成語拼音:
- xìn bù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信:隨意。無目的地隨意行走。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龜堂雜興》詩:“曳杖東岡信步行,夕陽偏向竹間明。”
-
969
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
- 成語拼音: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ér zhī tiān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曉天下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魯迅《諺語》:“古之秀才,自以為無所不曉,于是有‘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
-
970
循次而進
- 成語拼音:
- xún cì ér jìn
- 成語解釋:
- 循:依照,順著。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進或提高。亦作“循次漸進”、“循序漸進”。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答竇秀才書》:“操數寸之管,書盈尺之紙,高可以釣爵位;循次而進,亦不失萬一于甲科。”
-
971
相待而成
- 成語拼音:
- xiāng dài ér chéng
- 成語解釋:
- 相互輔助以取得成功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魏相丙吉傳贊》:“故經渭君為元首,臣為股肱,明其一體,相待而成也。”
-
972
席地而坐
- 成語拼音:
- xí dì ér zuò
- 成語解釋:
- 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鋪在地上坐。現多指坐在地面上。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 李茂貞傳》:“但御軍整眾,都無紀律,當食造庖廚,往往席地而坐。”
-
973
想當然耳
- 成語拼音:
- xiǎng dāng rán ěr
- 成語解釋:
- 耳:而已,罷了。憑主觀推斷,應該是這樣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
974
習而不察
- 成語拼音:
- xí ér bù chá
- 成語解釋:
- 習:習慣。指常見之事,就覺察不到存在的問題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孟軻《孟子》:“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
-
975
笑而不答
- 成語拼音:
- xiào ér bù dá
- 成語解釋:
- 只是微笑著,不作正面回答。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山中問答》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
976
虛而不淈
- 成語拼音:
- xū ér bù gǔ
- 成語解釋:
- 虛:空;淈:枯竭。比喻越虛心求知,知識就會越淵博
- 成語出處: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蘥乎,虛而不淈,動而愈出。”
-
977
謔而不虐
- 成語拼音:
- xuè ér bù nüè
- 成語解釋:
- 謔:開玩笑。開玩笑而不使人難堪。
- 成語出處:
- 《詩經·衛風·淇奧》:“善戲謔兮,不為虐矣。”
-
978
秀而不實
- 成語拼音:
- xiù ér bù shí
- 成語解釋:
- 秀:莊稼吐穗開花;實:結果實。開花不結果。比喻只學到一點皮毛,實際并無成就。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
979
系而不食
- 成語拼音:
- xì ér bù shí
- 成語解釋:
- 系:結。光掛著卻不吃。指中看不中吃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吾豈綔瓜也哉!鄢能系而不食。”
-
980
學而不思則罔
- 成語拼音:
-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 成語解釋:
- 罔:同“惘”,迷惑。只讀書而不肯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收獲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