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er的成語 (1332個)

    741

    七十二行

    成語拼音:
    qī shí èr háng
    成語解釋:
    泛指各行各業。
    成語出處:
    陶行知《自動學校賀詩》:“有個學校真奇怪,小孩自動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學如在。”
    742

    螓首蛾眉

    成語拼音:
    qín shǒu ér méi
    成語解釋:
    螓:蟬的一種。螓首:額廣而方;蛾眉:眉細而長。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成語出處:
    《詩經 衛風 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743

    起死人而肉白骨

    成語拼音:
    qǐ sǐ rén ér ròu bái gǔ
    成語解釋: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詞委婉動聽,將死的也說活了。
    成語出處:
    《國語 吳語》:“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744

    缺心眼兒

    成語拼音:
    quē xīn yǎn ér
    成語解釋:
    缺乏心計或機智,尤指智力發育不健全
    成語出處:
    林海音《婚姻的故事》:“但是她那份逞能勁兒,也常常做出缺心眼兒的事體來。”
    745

    墻有耳

    成語拼音:
    qiáng yǒu ěr
    成語解釋:
    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墻有耳”。
    成語出處:
    語出《詩 小雅 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管子 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墻有耳,伏寇在側。墻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746

    牽一發而動全身

    成語拼音: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成語解釋:
    比喻動極小的部分就會影響全局。
    成語出處:
    清 龔自珍《上大學士書》:“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牽一發而全身為之動者,不得不引申觸類及之也。”
    747

    墻有縫,壁有耳

    成語拼音:
    qiáng yǒu fèng,bì yǒu ěr
    成語解釋:
    墻外有人偷聽。指墻外有人偷聽,秘密容易泄漏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你罵他不打緊,墻有縫,壁有耳,恰似你醉了一般。”
    748

    翹足而待

    成語拼音:
    qiáo zú ér dài
    成語解釋:
    踮起腳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
    749

    蹺足而待

    成語拼音:
    qiāo zú ér dài
    成語解釋:
    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成語出處:
    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750

    企足而待

    成語拼音:
    qǐ zú ér dài
    成語解釋:
    抬起腳后跟等著。比喻盼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成語出處:
    751

    謙尊而光

    成語拼音:
    qiān zūn ér guāng
    成語解釋:
    尊者謙虛而顯示其美德。
    成語出處:
    《周易 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752

    屈指而數

    成語拼音:
    qū zhǐ ér shǔ
    成語解釋:
    屈:彎曲。形容數量很少,扳著手指頭就能數過來
    成語出處:
    《清朝野史大觀·曾靜呂留良文字之獄》:“我朝掃清寇氛,與民休養,六十余年,民安物阜,即考羲皇以來,史冊所紀,屈指而數。”
    753

    竊鐘掩耳

    成語拼音:
    qiè zhōng yǎn ěr
    成語解釋:
    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鐘。比喻自欺欺人
    成語出處:
    《晉書·宣帝紀》:“亦猶竊鐘掩耳,以眾人為不聞;銳意盜金,謂市中為莫睹。”
    754

    入寶山而空手回

    成語拼音: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shǒu huí
    成語解釋:
    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手回來。比喻雖然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卻毫無所得
    成語出處: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離世間品》下卷:“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
    755

    如此而已

    成語拼音:
    rú cǐ ér yǐ
    成語解釋:
    就這樣罷了。而已:罷了。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756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成語拼音:
    rì chū ér zuò,rì luò ér xī
    成語解釋:
    作:做工。太陽升起就做工,太陽下山就休息。泛指簡樸單純的生活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2章:“如果你從小就在這個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
    757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成語拼音:
    rì chū ér zuò,rì rù ér xī
    成語解釋: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
    成語出處:
    《莊子 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758

    柔而不犯

    成語拼音:
    róu ér bù fàn
    成語解釋:
    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成語出處:
    《后漢書 胡廣傳》:“柔而不犯,文而有禮,忠貞之性,憂公如家。”
    759

    軟耳朵

    成語拼音:
    ruǎn ěr duǒ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760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成語拼音: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成語解釋: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