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的成語 (1332個)
-
681
囁嚅小兒
- 成語拼音:
- niè rú xiǎo ér
- 成語解釋:
- 比喻見識淺陋。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歐洲地理大勢論》:“其經營泰東也,則橫貫萬里不毛之西伯利亞,建一空前絕后之大鐵路。自囁嚅小兒之國民視之,幾以為五石之瓢匏,落而無所容。”
-
682
撓腮撧耳
- 成語拼音:
- náo sāi juē ěr
- 成語解釋:
- 抓搔腮頰,揪扯耳朵。形容慌亂焦急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我這里急忙忙過六街穿三市,行行里撓腮撧耳。”
-
683
逆天而行
- 成語拼音:
- nì tiān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逆:違背。違背天意做事。比喻違背客觀形勢或規律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2回:“今孔明自負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敗亡也。”
-
684
寧馨兒
- 成語拼音:
- níng xīn ér
- 成語解釋:
- 指這樣的孩子,用來贊美孩子或子弟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衍傳》:“何物老嫗,生寧馨兒!”
-
685
逆子貳臣
- 成語拼音:
- nì zǐ èr chén
- 成語解釋:
- 貳臣:由舊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擔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子,不忠的大臣
- 成語出處:
- 瞿秋白《魯迅的精神》:“魯迅從進化論進到階級論,從紳士階級的逆子貳臣進到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戰士。”
-
686
喔咿儒兒
- 成語拼音:
- ō yī rú ér
- 成語解釋:
- 喔咿:獻媚強笑的樣子,形容聲音含糊不清。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
-
687
拍案而起
- 成語拼音:
- pāi àn ér qǐ
- 成語解釋:
- 案:幾案;桌子。拍著桌子憤然而立。形容極度憤怒。有時也形容對反動勢力的不屈服。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
688
皮不存而毛焉附
- 成語拼音:
- 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
- 成語解釋:
- 存:存留;焉:哪里;附:附著。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墨學微》第一章:“然此果足為有命說之根據乎?一旦以力破此制度,則皮不存而毛焉附矣。”
-
689
貧而樂道
- 成語拼音:
- pín ér lè dào
- 成語解釋:
- 家境貧窮,卻以獲得知識、懂得道理為樂事。
- 成語出處:
- 《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
690
貧兒曝富
- 成語拼音:
- pín ér pù fù
- 成語解釋:
- 曝:通“暴”,顯露。窮人炫耀財富。比喻稍微有點成績就炫耀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與程全父書》:“抄得《唐書》一部,又借得《前漢》一部,若了此二書,便得貧兒曝富也。”
-
691
爬耳搔腮
- 成語拼音:
- pá ěr sāo sāi
- 成語解釋:
- 急切無奈貌。
- 成語出處: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徐懋庸作序》:“我是和不是東西之流開開玩笑,要使他爬耳搔腮,熱刺刺的覺得他的世界有些灰色。”
-
692
貧而無諂
- 成語拼音:
- pín ér wú chǎn
- 成語解釋:
- 謂雖然貧窮卻不巴結奉承。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
693
匍匐而行
- 成語拼音:
- pú fú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躡手躡腳地走動或慢慢地走動
- 成語出處:
- 明·宗臣《報劉一丈書》:“幸主者出,南面召見,則驚走匍匐階下。”
-
694
飄風過耳
- 成語拼音:
- piāo fēng guò ěr
- 成語解釋:
- 比喻對某件事情漠不關心或不當一回事。
- 成語出處: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任你說得舌敝唇穿,也只當做飄風過耳。”
-
695
攀高枝兒
- 成語拼音:
- pān gāo zhī ér
- 成語解釋:
- 指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成親戚。比喻人想往高處攀
- 成語出處:
- 劉心武《鐘鼓樓》第二章:“拉二胡的那位便在濮陽蓀身后說:‘老趙、老佟另攀高枝啦!’”
-
696
否極而泰
- 成語拼音:
- pǐ jí ér tài
- 成語解釋:
- 否、泰:64卦中的兩個卦名。指壞的到了盡頭就要好起來
- 成語出處:
- 《宋史·韓令坤等傳論贊》:“雖太祖善御,諸臣知機,要亦否極而泰之象也。”
-
697
破殼而出
- 成語拼音:
- pò ké ér chū
- 成語解釋:
- 帶殼的動植物沖破其外殼而生長。形容新生事物十分頑強
- 成語出處:
-
698
破門而出
- 成語拼音:
- pò mén ér chū
- 成語解釋:
- 打破門沖了出去。比喻壞人急迫地跳出來干壞事或比喻克服種種限制。
- 成語出處:
- 廖沫沙《“史”和“戲”》:“而你卻開始‘破門而出’了,歷史家,卻來寫戲。”
-
699
破門而入
- 成語拼音:
- pò mén ér rù
- 成語解釋:
- 砸開門進去。多指盜賊行為。
- 成語出處:
- ?
-
700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成語拼音: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ér zhí
- 成語解釋:
- 蓬:蓬草。蓬草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