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的成語 (1332個)
-
621
迷而不返
- 成語拼音:
- mí ér bù fǎn
- 成語解釋:
- 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 成語出處:
- 漢 王粲《為劉表與袁尚書》:“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則戎狄蠻夷將有誚讓之言。”
-
622
迷而不反
- 成語拼音:
- mí ér bù fǎn
- 成語解釋:
- 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鐘會傳》:“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玉石皆碎。”
-
623
秘而不露
- 成語拼音:
- mì ér bù lù
- 成語解釋:
- 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董昭傳》:“秘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
-
624
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 成語拼音:
- mó ér bù lín,niè ér bù zī
- 成語解釋:
- 磨了以后不變薄,染了以后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
625
秘而不宣
- 成語拼音:
- mì ér bù xuān
- 成語解釋:
- 秘:不公開的;引申為隱匿;不能讓別人知道;宣:公開。把知道的消息、情況隱秘起來;不告訴別人。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呂蒙傳》:“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
-
626
沒而不朽
- 成語拼音:
- méi ér bù xiǔ
- 成語解釋:
- 沒:同“歿”,死。指人的身體雖死,但其精神、業績、文章永存人間。
- 成語出處:
- 唐·陳子昂《周故內供奉學士……墓志銘》:“昔子云稱李元,常璩敘令伯,皆沒而不朽。”
-
627
秘而不泄
- 成語拼音:
- mì ér bù xiè
- 成語解釋:
- 泄:泄漏。嚴守秘密,不肯吐露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69卷:“上仙真經秘而不泄者,為此字母之法,恐凡愚之心見知也。”
-
628
密而不宣
- 成語拼音:
- mì ér bù xuān
- 成語解釋:
- 宣:公開。保守秘密,不肯公開宣布
- 成語出處:
-
629
苗而不秀
- 成語拼音:
- miáo ér bù xiù
- 成語解釋:
- 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開花結果。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
630
歿而不朽
- 成語拼音:
- mò ér bù xiǔ
- 成語解釋:
- 歿:死。人雖然死了,名聲或事業長存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與劉總詔》:“卿之先父,為朕元臣,大節殊功,歿而不朽。”
-
631
秘而不言
- 成語拼音:
- mì ér bù yán
- 成語解釋:
- 見“秘而不露”。
- 成語出處:
- 晉·干寶《搜神記》第七卷:“騁益憂懼,秘而不言。”
-
632
滿而不溢
- 成語拼音:
- mǎn ér bù yì
- 成語解釋:
- 器物已滿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資財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節制守度。
- 成語出處:
- 《孝經·諸侯章》:“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
633
馬耳春風
- 成語拼音:
- mǎ ěr chūn fēng
- 成語解釋:
- 見“馬耳東風”。
- 成語出處:
- 金·元好問《谷圣燈》詩:“紛紛世議何足道,盡付馬耳春風前。”
-
634
馬耳東風
- 成語拼音:
- mǎ ěr dōng f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五首》詩:“青山自是絕世,無人誰與為容。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
-
635
弭耳俯伏
- 成語拼音:
- mǐ ěr fǔ fú
- 成語解釋:
- 弭耳:溫馴的樣子。俯首帖耳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六韜·武韜·發啟》:“猛獸將搏,弭耳俯伏;圣人將動,必有愚色。”
-
636
敏而好學
- 成語拼音:
- mǐn ér hǎo xué
- 成語解釋:
- 敏:聰明。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
- 成語出處: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637
貓兒哭鼠
- 成語拼音:
- māo ér kū s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假慈悲,偽裝同情
- 成語出處:
- 吳組緗《一千八百擔》:“你這些憐惜佃戶的話,都是貓兒哭鼠。”
-
638
弭耳受教
- 成語拼音:
- mǐ ěr shòu jiào
- 成語解釋:
- 弭耳:溫馴的樣子。形容非常聽話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且等我收伏了這個貫索奴,作個引線,不怕那條孽龍不弭耳受教。”
-
639
賣兒貼婦
- 成語拼音:
- mài ér tiē fù
- 成語解釋:
-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兒女賣給別人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良政傳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佛若有知,當悲哭哀愍。”
-
640
歿而無朽
- 成語拼音:
- mò ér wú xiǔ
- 成語解釋:
- 歿:死。人雖然死了,名聲或事業長存
- 成語出處:
- 唐·楊炯《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憑風云于異代,照日月于殊涂,死者有知,歿而無朽。”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