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hu的成語 (860個)

    321

    出自意外

    成語拼音:
    chū zì yì wai
    成語解釋:
    出于意料之外。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丘之小不能一畝……余憐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322

    當場出丑

    成語拼音:
    dāng chǎng chū chǒu
    成語解釋:
    在大庭廣眾露出丑相,丟臉
    成語出處:
    明 徐霖《繡襦記 教唱蓮花》:“自古道寧分數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當場出丑。”
    323

    當場出彩

    成語拼音:
    dāng chǎng chū cǎi
    成語解釋:
    舊戲表演殺傷時,用紅色水涂沫,裝做流血的樣子,叫做出彩。比喻當著眾人的面敗露秘密或顯出丑態。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0卷:“吾夫婦日下當受此杖,不如私下請牌頭來,完了這業績,省得當場出彩。”
    324

    打出吊入

    成語拼音:
    dǎ chū diào rù
    成語解釋:
    形容惡狠狠地走出走進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0卷:“周三那廝,打出吊入,公然干顙。”
    325

    大出風頭

    成語拼音:
    dà chū fēng tóu
    成語解釋:
    指成為輿論注意的中心,出頭露面,顯示個人的表現
    成語出處:
    林語堂《談中西文化》:“記得民國二十四年,中國戲劇詩文在外國大出風頭。”
    326

    獨出己見

    成語拼音:
    dú chū jǐ jiàn
    成語解釋:
    見:見解、主張。與別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續小五義》第一回:“且說黑妖狐智化與小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議,獨出己見,要去王府盜取盟單。”
    327

    大處落墨

    成語拼音:
    dà chù luò mò
    成語解釋:
    畫畫或寫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筆墨;著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抓住關鍵。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真正闊的筆!看你不出,倒是個大處落墨的!”
    328

    到處碰壁

    成語拼音:
    dào chù pèng bì
    成語解釋:
    比喻遇受阻礙或遭到拒絕。也指事情行不通或達不到目的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30章:“可惜他偏偏趕上了解放,到處碰壁,直碰得頭破血流。”
    329

    打出王牌

    成語拼音:
    dǎ chū wáng pái
    成語解釋:
    使出殺手锏去制約別人
    成語出處:
    莫應豐《將軍吟》第31章:“他不理江醉章的混話,決心打出自己的王牌,壓一壓對手的邪氣。”
    330

    獨出心裁

    成語拼音:
    dú chū xīn cái
    成語解釋:
    心裁:心中的構思、設計。原指詩文的構思、安排獨特新穎。現在泛指獨自想出與眾不同的辦法來。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王弼注釋《周易》,撇了象占舊解,獨出心裁,暢言義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
    331

    獨出新裁

    成語拼音:
    dú chū xīn cái
    成語解釋:
    猶獨出心裁。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十二:“松江提督張云翼以公侯世職,而《嚴灘》一首,獨出新裁。”
    332

    獨出一時

    成語拼音:
    dú chū yī shí
    成語解釋:
    超群出眾,一代無二
    成語出處:
    333

    大處著墨

    成語拼音:
    dà chù zhuó mò
    成語解釋:
    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0回:“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真正闊手筆!看你不出,倒是個大處落墨的!”
    334

    大處著眼

    成語拼音:
    dà chù zhuó yǎn
    成語解釋:
    著眼:觀察。指從整體;長遠或大的方面觀察;考慮。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只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兒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處著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335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成語拼音:
    dà chù zhuó yǎn,xiǎo chù zhuó shǒu
    成語解釋:
    大處:事物的主要部分;著眼:觀察。既要從長遠觀點去考慮問題,也要從具體事情去做
    成語出處:
    李欣《潛移默化》:“移風易俗,是一個歷史時期的任務,必須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336

    大打出手

    成語拼音:
    dà dǎ chū shǒu
    成語解釋:
    “大打出手”原是戲劇表演的術語;指以一個主要人物為中心;同時與幾個人對打;互相投擲、接踢武器的武打場面。現多形容野蠻地逞兇打人或互相爭斗毆打(大:表示程度、規模之甚)。
    成語出處:
    許滌新《周總理戰斗在重慶》:“國民黨反動派發現了這一情況,氣急敗壞地大打出手,警察、憲兵、便衣、特務,紛紛出動。”
    337

    東蕩西除

    成語拼音:
    dōng dàng xī chú
    成語解釋:
    指四處征伐。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東蕩西除,南征北討,非容易得此天下。”
    338

    獨到之處

    成語拼音:
    dú dào zhī chù
    成語解釋:
    指與眾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見解。含褒意。
    成語出處: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第二卷:“往往獨到之處,能以中鋒達意,以中聲赴節。”
    339

    斷怪除妖

    成語拼音:
    duàn guài chú yāo
    成語解釋:
    謂鏟除妖魔鬼怪。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大破蚩尤》第二折:“我我我,仗神鋒斷怪除妖,是是是,賃道法驅邪斬虎。”
    340

    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成語拼音:
    duǒ guò chū yī,duǒ bù guò shí wǔ
    成語解釋:
    指躲避一時,但終究不能根本逃避
    成語出處: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51回:“以后找機會再抓吧!躲過初一,也躲不過十五,將來總有抓住他的機會哩!”
    * chu成語,chu的成語,帶c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