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chu的成語 (860個)

    361

    疊見雜出

    成語拼音:
    dié xiàn zá chū
    成語解釋:
    疊:重疊;見:同“現”,出現。多次重復錯雜出現
    成語出處:
    《明史·劉茞傳》:“今民窮財殫,府藏虛罄,水旱盜賊,星象草木之變疊見雜出。”
    362

    羝羊觸藩

    成語拼音:
    dī yáng chù fān
    成語解釋:
    羝羊:公羊;觸:抵撞;藩:籬笆。公羊的角纏在籬笆上,進退不得。比喻進退兩難。
    成語出處:
    《周易 大壯》:“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
    363

    當軸處中

    成語拼音:
    dāng zhóu chǔ zhōng
    成語解釋:
    正處在車軸的中間。比喻官居要位。
    成語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雜論》:“車丞相即周呂之列,當軸處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364

    打著燈籠沒處尋

    成語拼音: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xún
    成語解釋:
    比喻很難得,不容易得到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要錯過了,打著燈籠沒處尋!”
    365

    打著燈籠沒處找

    成語拼音: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zhǎo
    成語解釋:
    比喻很難得,不容易得到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你要再找我妹妹這么一個人兒,只怕走遍天下,打著燈籠沒處找去。”
    366

    蜂出并作

    成語拼音:
    fēng chū bìng zuò
    成語解釋:
    蜂出:像群蜂出巢,多而雜亂;作:興起。形容紛紛興起,層出疊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作。”
    367

    翻陳出新

    成語拼音:
    fān chén chū xīn
    成語解釋:
    陳:陳舊。從舊的翻造出新的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四卷:“題古跡能翻陳出新最妙。”
    368

    法出多門

    成語拼音:
    fǎ chū duō mén
    成語解釋:
    指各部門都自立禁令,法制繁苛,政令不一,使民不知所從。
    成語出處:
    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劉賁傳》:“或正刑于外則破律于中,法出多門,人無所措。”
    369

    鳳雛麟子

    成語拼音:
    fèng chú lín zǐ
    成語解釋:
    比喻貴族子孫或稱譽佳子弟。
    成語出處:
    唐·李咸用《輕薄怨》詩:“鳳雛麟子皆至交,春風相逐垂楊橋。”
    370

    蜂出泉流

    成語拼音:
    fēng chū quán liú
    成語解釋:
    像群蜂傾巢,如泉水涌流。形容一時并作。
    成語出處:
    清 龔自珍《古史勾沉論二》:“孔子歿,七十子不見用,衰世著書之徒,蜂出泉流。”
    371

    飛芻挽粒

    成語拼音:
    fēi chú wǎn lì
    成語解釋:
    同“飛芻挽粟”。
    成語出處:
    《南齊書·徐孝嗣沈文季傳論》:“金城布險,峻壘綿疆,飛芻挽粒,事難支繼。”
    372

    飛芻挽糧

    成語拼音:
    fēi chú wǎn liáng
    成語解釋:
    同“飛芻挽粟”。
    成語出處:
    《明史·伍文定傳》:“而文定決意進兵,一無顧惜。飛芻挽糧,縻數十萬。”
    373

    飛芻挽粟

    成語拼音:
    fēi chú wǎn sù
    成語解釋:
    飛:形容極快;芻:飼料;挽:拉車或船;粟:小米,泛指糧食。指迅速運送糧草。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主父偃傳》:“又使天下飛芻挽粟。”
    374

    法出一門

    成語拼音:
    fǎ chū yī mén
    成語解釋:
    謂法律統一,前后一致,不能隨意變通。
    成語出處:
    《藝文類聚》卷五四引晉杜預《奏事》:“法出一門,然后人知恒禁,吏無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
    375

    飛芻轉餉

    成語拼音:
    fēi chú zhuǎn xiǎng
    成語解釋:
    同“飛芻挽粟”。
    成語出處:
    明·王世貞《與高大夫游盤山歌》:“建牙吹角浩無際,飛芻轉餉遙相望。”
    376

    發號出令

    成語拼音:
    fā hào chū lìng
    成語解釋:
    發:發布;號:號令;令:命令。發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經解》:“發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
    377

    復舊如初

    成語拼音:
    fù jiù rú chū
    成語解釋:
    復:恢復;如:像,好像。恢復舊的,就像當初一樣。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巴的到祖貫鄉閭,我只道認著了伯娘伯父,便歡然復舊如初。”
    378

    翻空出奇

    成語拼音:
    fān kōng chū qí
    成語解釋:
    形容詩文、字畫等一反前人窠臼,以獨特的想象取勝。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神思》:“意翻空而易奇。”
    379

    伏龍鳳雛

    成語拼音:
    fú lóng fèng chú
    成語解釋:
    伏龍:(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士元。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后指隱而未現的有較高學問和能耐的人。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劉備訪世事于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380

    飛米轉芻

    成語拼音:
    fēi mǐ zhuǎn chú
    成語解釋:
    猶言飛芻挽粟。
    成語出處:
    《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今高昌誅滅,威動四夷,然自王師始征,河西供役,飛米轉芻,十室九匱,五年未可復。”
    * chu成語,chu的成語,帶c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