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的成語 (433個)
-
81
八面瑩澈
- 成語拼音:
- bā miàn yíng chè
- 成語解釋:
- 比喻精明練達,洞察一切。
- 成語出處:
- 清 昭槤《嘯亭雜錄 尹文端公》:“年三十馀即任封疆,遇事鏡燭犀刻,八面瑩澈。”
-
82
八面圓通
- 成語拼音:
- bā miàn yuán tō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為人處事圓滑,處處應付周全。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第二要嘴巴會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了官場說官場上的話,見了生意人說生意場中的話,真正要八面圓通,十二分周到,方能當得此任。”
-
83
八面張羅
- 成語拼音:
- bā miàn zhāng luo
- 成語解釋:
- 形容各方面都應酬得好。
- 成語出處:
- 茅盾《手的故事》:“黃二姐雖則已過中年,卻還是個八面張羅人人喜歡的角色。”
-
84
拔苗助長
- 成語拼音:
- bá miáo zhù zh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雄雞集 關于發展學術與文藝的問題》:“命令主義就合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叫做‘拔苗助長’。結果被拔起的苗不僅不能成長,反而枯槁了。”
-
85
八難三災
- 成語拼音:
- bā nàn sān zāi
- 成語解釋:
- 比喻小孩生來多病。也形容經常遭遇不幸。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小張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難三災,一心齋戒。”
-
86
不能自拔
- 成語拼音:
- bù néng zì bá
- 成語解釋: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成語出處:
- 《宋書 江夏王義恭傳》:“世祖前鋒至新亭,劭挾義恭出戰,恒錄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
87
拔群出萃
- 成語拼音:
- bá qún chū cuì
- 成語解釋:
- 高出眾人。多指才能。
- 成語出處:
- 《晉書 夏侯湛傳》:“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當顯舉,進不能拔群出萃,卻不能抗排當世。
-
88
拔群出類
- 成語拼音:
- bá qún chū lèi
- 成語解釋:
- 指高出眾人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必有天才,拔群出類。”
-
89
跋前踕后
- 成語拼音:
- bá qián jié hòu
- 成語解釋:
-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 成語出處:
- 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 羅鄴》:“而跋前踕后,絕域無聊,獨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
90
巴前算后
- 成語拼音:
- bā qián suàn hòu
- 成語解釋:
- 思前想后,反復考慮。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9卷:“勞生憂憂,巴前算后,每懷不足之心,空白了頭,沒用處,不如隨緣度日的好。”
-
91
拔旗易幟
- 成語拼音:
- bá qí yì zhì
- 成語解釋:
- 旗:旗幟;易:換。拔掉別人的旗子,換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候列傳》:“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
92
跋前躓后
- 成語拼音:
- bá qián zhì hòu
- 成語解釋:
- 跋:踩;躓:被絆倒。本指狼向前進就踩住了自己的頸肉,向后退又會被自己的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昌黎集 進學解》:“然而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跋前躓后,動輒得咎”。
-
93
跋前疐后
- 成語拼音:
- bá qián zhì hòu
- 成語解釋:
-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謝羅尚書啟》:“直情徑行,視毀譽如風而不恤;跋前疐后,方進退惟谷以堪驚。”
-
94
巴人下里
- 成語拼音:
- bā rén xià lǐ
- 成語解釋:
-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國流行的民間歌曲。用以稱流俗的音樂。巴,古國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簡文帝《與湘東王書》:“故玉微金銑,反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聽。”
-
95
不如意事常八九
- 成語拼音:
- 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
- 成語解釋:
- 不順心的事情經常會發生
- 成語出處:
- 《白雪遺音·南詞·十二時》:“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語人言無二三。”
-
96
拔刃張弩
- 成語拼音:
- bá rèn zhāng nǔ
- 成語解釋:
- 刃:指有鐸刃的兵器;弩:用機械發箭的弓。拔出刀,張開弓。形容戰斗前的緊張氣氛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下》:“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張弩。”
-
97
拔山超海
- 成語拼音:
- bá shān chāo hǎi
- 成語解釋:
- 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極大。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顧指則風云總至,回眸而山岳削平,雖復旗鼓所臨,有征無戰。”
-
98
跋涉長途
- 成語拼音:
- bá shè cháng tú
- 成語解釋:
- 跋涉:登山涉水。指遠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走長路的艱辛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12回:“救我等于虎口之中,又不憚跋涉長途,送我們至萬國通商文明之地。”
-
99
把素持齋
- 成語拼音:
- bǎ sù chí zhāi
- 成語解釋:
- 把:遵守。齋: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齋,不食葷餐松啖柏。”
-
100
巴山度嶺
- 成語拼音:
- bā shān dù lǐng
- 成語解釋:
- 指爬山越嶺。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一一六回:“只見解珍、解寶便道:‘我兄弟兩個,原是獵戶出身,巴山度嶺得慣。’”
* ba成語,ba的成語,帶ba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