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食食的成語 (304個)

    141

    不耕而,不織而衣

    成語拼音:
    bù gēng ér shí,bù zhī ér yī
    成語解釋:
    耕:翻松田土以備播種。不種田卻有飯吃,不織布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9卷:“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不織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燒香吃茶。”
    142

    幫虎吃

    成語拼音:
    bāng hǔ chī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4回:“先著了幾個賴皮幫虎吃的生員,在文廟行香的時節,出力講了一講。”
    143

    背惠

    成語拼音:
    bèi huì shí yán
    成語解釋:
    指忘恩失信。
    成語出處:
    《周書 楊薦傳》:“薦至蠕蠕,責其背惠言,并論結婚之意。”
    144

    不勞而

    成語拼音:
    bù láo ér shí
    成語解釋:
    :吃。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成語出處:
    張東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我們掌柜的說,解放了不應當不勞而。”
    145

    馬肝

    成語拼音:
    bù shí mǎ gān
    成語解釋:
    相傳馬肝有毒,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應研討的事不去研討。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轅固傳》:“上曰:‘肉毋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146

    思淫欲

    成語拼音:
    bǎo shí sī yín yù
    成語解釋:
    飽:吃足;:吃;淫:邪惡。指生活安逸,容易起淫念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遂平妖傳》第35回:“錦衣玉,合著了俗語飽思淫欲這句了。”
    147

    終日

    成語拼音:
    bǎo shí zhōng rì
    成語解釋:
    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指無所作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曰:‘飽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148

    終日,無所事事

    成語拼音:
    bǎo shí zhōng rì,wú suǒ shì shì
    成語解釋: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么事也不干
    成語出處: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九章:“飽終日,無所事事的地主階級,品質卻是最惡劣的。”
    149

    終日,無所用心

    成語拼音:
    bǎo shí zhōng rì,wú suǒ yòng xīn
    成語解釋: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不思考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子曰:‘飽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150

    中書

    成語拼音:
    bàn shí zhōng shū
    成語解釋:
    指執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成語出處:
    《宋史 胡銓傳》:“孫近傅會檜議,遂得參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饑渴,而近伴中書,漫不敢可否事。”
    151

    宰相

    成語拼音:
    bàn shí zǎi xiàng
    成語解釋:
    :陪伴人家吃飯。唐朝朝會結束時,宰相率百僚集尚書省都堂會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成語出處:
    《舊唐書 盧懷慎傳》:“開元三年,遷黃門監。懷慎與紫微令姚崇對掌樞密,懷慎自以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讓之,時人謂之‘伴宰相’。”
    152

    敝衣糲

    成語拼音:
    bì yī lì shí
    成語解釋:
    破衣粗。形容生活困頓。
    成語出處:
    宋 曾鞏《徐復傳》:“窮閻漏屋,敝衣糲,或至于不能自給,未嘗動其意也。”
    153

    吹篪乞

    成語拼音:
    chui chi qi shi
    成語解釋:
    吹著篪討吃的。指在街頭行乞。篪:古代的一種音樂,象笛子,有八孔。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于吳市。”
    154

    鯨吞

    成語拼音:
    cán shí jīng tūn
    成語解釋:
    :吃;吞:整個兒咽下去。像蠶啃桑葉一樣一點一點來;或像鯨魚吃一樣大口大口吞。比喻強國用逐步侵占或一舉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國領土。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六》:“汝先遺二孤侄,汝蠶鯨吞,幾無余瀝。”
    155

    吐哺

    成語拼音:
    chuò shí tǔ bǔ
    成語解釋:
    輟:停止;哺:口中的物。停止用飯,吐出口中含的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漢王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
    156

    昌亭旅

    成語拼音:
    chāng tíng lǚ shí
    成語解釋:
    南昌長亭處,借指寄人籬下
    成語出處:
    唐 王勃《白下驛餞別唐少府》詩:“下驛窮交日,昌亭旅年。”
    157

    雕盤綺

    成語拼音:
    diāo pán qǐ shí
    成語解釋:
    精美的器皿及物。
    成語出處:
    唐·李白《扶風豪士歌》:“雕盤綺會眾客,吳歌趙舞香風吹。”
    158

    惡虎不

    成語拼音:
    è hǔ bù shí zǐ
    成語解釋:
    即使兇惡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傷害親近者。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杭州龍華寺靈照真覺禪師》:“山僧失口曰:‘惡習虎不子。’”
    159

    餓虎撲

    成語拼音:
    è hǔ pū shí
    成語解釋:
    饑餓的老虎撲向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沖去。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雙手使降妖杖丟一個丹鳳朝陽餓虎撲。”
    160

    耳視目

    成語拼音:
    ěr shì mù shí
    成語解釋: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顛倒錯亂。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迂書 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視而目者,鮮矣。”
    * 關于食食的成語 形容食食的成語 描述食食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