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食食的成語 (304個)

    181

    口多

    成語拼音:
    kǒu duō shí guǎ
    成語解釋:
    吃飯的人多,但是物很少。
    成語出處:
    唐·韓愈《答胡生書》:“愈不善自謀,口多而寡。”
    182

    列鼎而

    成語拼音:
    liè dǐng ér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豪門貴族的奢侈生活。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 致思》:“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
    183

    滅此朝

    成語拼音:
    miè cǐ zhāo shí
    成語解釋:
    此:代詞;指敵人;朝:吃早飯。意思是消滅了這伙敵人再吃早飯。表示消滅敵人的急切心情或對敵人的仇恨蔑視。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二年》:“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
    184

    耳視

    成語拼音:
    mù shí ěr shì
    成語解釋:
    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顛倒錯亂。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迂書·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視而目者,鮮矣。”
    185

    覓衣求

    成語拼音:
    mì yī qiú shí
    成語解釋:
    覓:尋找。尋找穿的和吃的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看你既不是官員赴任,又不是買賣經商,更不是覓衣求,究竟有什么要緊的勾當?”
    186

    靡衣偷

    成語拼音:
    mǐ yī tōu shí
    成語解釋:
    靡:華麗;偷:茍且。美衣甘,茍且偷生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韓信傳》:“眾庶莫不輟作怠惰,靡衣偷,傾耳以待命者。”
    187

    鳥為

    成語拼音:
    niǎo wéi shí wáng
    成語解釋:
    鳥兒為了吃而死。比喻人為了名利而喪失生命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13回:“‘人為財死,鳥為亡。’當時袁伯珍聽得這些話,便要從此發一宗洋財。”
    188

    寢不安席,不甘味

    成語拼音: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
    成語解釋:
    甘味:味道好。睡覺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飯時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臥不安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不甘味。”
    189

    寢皮

    成語拼音:
    qǐn pí shí ròu
    成語解釋:
    ①《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其肉而寢處其皮矣。”后以“寢皮肉”形容仇恨之深。②借指勇武的行為或精神。
    成語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獸,臣其肉而寢處其皮矣。”
    190

    存信

    成語拼音:
    qù shí cún xìn
    成語解釋:
    比喻寧可失去糧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顏淵》:“曰:‘去。自古下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91

    蛤蜊

    成語拼音:
    qiě shí há lí
    成語解釋:
    《南史·王融傳》:“(融)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識。昭略屢顧盼,謂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謂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湯谷,照耀天下,誰云不知,而卿此問?’昭略云:‘不知許事,且蛤蜊。’”后用以指姑置不問。
    成語出處:
    《南史·王融傳》:“(融)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識。昭略屢顧盼,謂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謂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湯谷,照耀天下,誰云不知,而卿此問?’昭略云:‘不知許事,且蛤蜊。’”
    192

    俱廢

    成語拼音:
    qǐn shí jù fèi
    成語解釋:
    覺也不睡,飯也顧不上吃。比喻極其焦慮不安,或學習、工作極其緊張。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志·沈見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腫痛特甚,寢俱廢。”
    193

    人浮于

    成語拼音:
    rén fú yú shí
    成語解釋:
    浮:超過,多余。:指俸祿。原指人的才能超過所得的俸祿。后比喻人員太多超過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
    194

    弱肉強

    成語拼音:
    ruò ròu qiáng shí
    成語解釋:
    原指動物中弱者的肉是強者的物。比喻弱者被強者欺壓、吞并。
    成語出處:
    元 胡天游《聞李帥逐寇復州治》:“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強鴟鸮同。”
    195

    萬錢

    成語拼音:
    rì shí wàn qián
    成語解釋:
    每天吃喝花費上萬錢財。形容生活極其奢侈。
    成語出處:
    《晉書 何曾傳》:“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196

    者鄙

    成語拼音:
    ròu shí zhě bǐ
    成語解釋:
    者:吃肉的人,引伸為有權位的人;鄙:鄙陋。舊時指身居高位、俸祿豐厚的人眼光短淺。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肉者鄙,未能遠謀。”
    197

    日昃旰

    成語拼音:
    rì zè gàn shí
    成語解釋:
    太陽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事。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詰鮑》:“王者臨渾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將何為懼禍及也?”
    198

    日昃忘

    成語拼音:
    rì zè wàng shí
    成語解釋:
    太陽已偏西還顧不上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成語出處:
    《晉書·張軌傳》:“未能雪天人之大恥,解眾庶之倒懸,日昃忘,枕戈待旦。”
    199

    不充口

    成語拼音:
    shí bù chōng kǒu
    成語解釋:
    見“不餬口”。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不充口,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
    200

    不糊口

    成語拼音:
    shí bù hú kǒu
    成語解釋:
    糊口:吃粥,比喻生活艱難。連粥都喝不飽肚子。形容生活艱難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漢州雒縣令張君吏人頌德碑》:“流亡初復,貧鞠兼半,不糊口,力未贍農。”
    * 關于食食的成語 形容食食的成語 描述食食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