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食食的成語 (304個)

    201

    不求甘

    成語拼音:
    shí bù qiú gān
    成語解釋:
    不求甘美。形容生活節儉。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吾為天下母,而身服大練,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
    202

    不暇飽

    成語拼音:
    shí bù xiá bǎo
    成語解釋:
    暇:空閑。沒有空好好吃飯。形容整日忙碌,連吃飯也沒空。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進五規狀·保業》:“當是之時,不暇飽,寢不遑安。”
    203

    不重肉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òng ròu
    成語解釋:
    見“不兼肉”。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既相齊,不重肉,妾不衣帛。”
    204

    而不化

    成語拼音:
    shí ér bù huà
    成語解釋:
    吃了沒有消化。比喻對所學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沒有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姑妄聽之六》:“然讀書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而不化,至昏憒僻謬,貽害無窮。”
    205

    甘寢安

    成語拼音:
    shí gān qǐn ān
    成語解釋:
    見“甘寢寧”。
    成語出處:
    《北史·恩幸傳·趙默》:“及訴將獲罪,默因構成以誅之,然后甘寢安,志于職事。”
    206

    甘寢寧

    成語拼音:
    shí gān qǐn níng
    成語解釋:
    吃得香甜,睡得安穩。形容心緒寧靜。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患解憂除,然后甘寢寧,居安游樂。”
    207

    毛踐土

    成語拼音:
    shí máo jiàn tǔ
    成語解釋: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賤:踩。原意是吃的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國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土之毛,誰非君臣?”
    208

    布衣

    成語拼音:
    shū shí bù yī
    成語解釋:
    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成語出處:
    《梁書·張嵊傳》:“嵊父臨青州,為土民所害。嵊感家禍,終身蔬布衣,手不執刀刃。”
    209

    丐衣

    成語拼音:
    shǐ shí gài yī
    成語解釋:
    吃豬狗之,穿乞丐之衣。比喻極其貧困。
    成語出處:
    清·唐甄《潛書·孝功》:“觀其境內,凍餓僵死猶昔也,豕丐衣猶昔也。”
    210

    鯨吞

    成語拼音:
    shé shí jīng tūn
    成語解釋:
    :像蛇一樣吞。鯨吞:像鯨一樣吞咽。比喻強者逐步并吞弱者。
    成語出處:
    隋·薛道衡《老氏碑》:“天齊地軸之所,蛇鯨吞;銅陵、玉壘之區,狼顧鴟跱。”
    211

    少事煩

    成語拼音:
    shí shǎo shì fán
    成語解釋:
    每日吃飯很少,可是處理的事務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勞,身體不佳。
    成語出處:
    《晉書 宣帝紀》:“先是,亮(諸葛亮)使至,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可幾(許)米?’對曰:‘三四升。’次問政事,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
    212

    宿相兼

    成語拼音:
    shí sù xiāng jiān
    成語解釋:
    比喻幻想同時實現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
    成語出處:
    漢 應劭《風俗通 兩袒》:“齊人有女,二人求之。……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兩袒,怪問其故。云:‘欲東家,西家宿。’”
    213

    言而肥

    成語拼音:
    shí yán ér féi
    成語解釋:
    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圖自己占便宜。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二十五年》:“是言多矣,能無肥乎?”
    214

    縮衣節

    成語拼音:
    suō yī jié shí
    成語解釋:
    省吃省穿。泛指生活節儉。
    成語出處:
    宋 陸游《劍南詩稿 秋獲歌》:“我愿鄰曲謹蓋藏,縮衣節勤耕桑。”
    215

    省衣節

    成語拼音:
    shěng yī jié shí
    成語解釋:
    省:節約;節:節減。吃飯穿衣都很節省。形容節儉
    成語出處: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勸葬親》:“勸世人只須得省衣節,早早的送你爹娘入土,這就是造福之門。”
    216

    縮衣嗇

    成語拼音:
    suō yī sè shí
    成語解釋:
    指省吃省穿,生活節儉。
    成語出處:
    清 梅曾亮《崔恭人墓志銘》:“母縮衣嗇,區畫綜理,未嘗使大人憂。”
    217

    之無味,棄之不甘

    成語拼音: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bù gān
    成語解釋:
    味:滋味。吃起來沒有滋味,丟掉它又可惜。形容東西無大用處但又舍不得拋棄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這一種雜志,大約小峰是之無味,棄之不甘也。”
    218

    之無味,棄之可惜

    成語拼音: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ī
    成語解釋:
    味:滋味。吃起來沒有滋味,丟掉它又可惜。形容東西無大用處但又舍不得拋棄
    成語出處: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219

    忘寢廢

    成語拼音:
    wàng qǐn fèi shí
    成語解釋:
    寢:睡覺。廢:廢止,停止。形容專心致志地干謀一件事情,連睡覺、吃飯都顧不上了。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進五規狀 遠謀》:“臣竊見國家每邊境有急,羽書相銜,或一方饑饉,餓莩盈野,則廟堂之上焦心勞思,忘寢廢以憂之。”
    220

    聞噎廢

    成語拼音:
    wén yē fèi shí
    成語解釋:
    聽到有人吃飯噎了一下,自己就連飯也不吃了。比喻因為怕出問題,索性不干。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袛園寺碑文》:“戚戚舍身,沾沾利益,遂欲絕口性命,塞路蔥嶺,此何異聞噎廢,見蹶停驂者哉?”
    * 關于食食的成語 形容食食的成語 描述食食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