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食食的成語 (304個)

    241

    致飽

    成語拼音:
    dào shí zhì bǎo
    成語解釋:
    比喻以不正當手段獲益。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或有喧聒時人視聽求見發遣,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盜致飽,竊衣取溫哉!”
    242

    道聽耳

    成語拼音:
    dào tīng ěr shí
    成語解釋:
    對傳聞之辭不加去取,盲目輕信。
    成語出處:
    清·葉燮《原詩·外篇下》:“村學究道聽耳,竊一言以詫新奇,此等之論是也。”
    243

    扼吭奪

    成語拼音:
    è gāng duó shí
    成語解釋:
    扼:用力掐著;亢:咽喉。扼住喉嚨,奪走吃的東西。比喻使人處于絕境。
    成語出處:
    《元史·陳祖仁傳》:“乃欲驅疲民以供大役,廢其耕耨而荒其田畝,何異扼其吭而奪其,以速其斃乎?”
    244

    之言

    成語拼音:
    ěr shí zhī yán
    成語解釋:
    :耳朵吃飯。比喻耳雜吃進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沒有確鑿的根據;未經思考分析的傳聞。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六國年表序》:“不察其始終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無異。”
    245

    二旬九

    成語拼音:
    èr xún jiǔ shí
    成語解釋:
    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頓飯。形容生活極端困苦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立節》:“子思居于衛,缊袍無表,二旬而九。”
    246

    焚枯

    成語拼音:
    fén kū shí dàn
    成語解釋:
    烤干魚,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和州魯氏先塋神道碑銘》:“焚枯淡,齋廚蕭然。”
    247

    廢寢忘

    成語拼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語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成語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248

    鸞棲

    成語拼音:
    fèng shí luán qī
    成語解釋:
    鸞鳳非竹實不,非悟桐不棲。比喻高位或帝位。
    成語出處:
    明·張鳳翼《紅拂記·髯客海歸》:“我想起那李公子呵,所事撐達,與他爭甚么鳳鸞棲。我自向碧梧中別尋支節。”
    249

    行水

    成語拼音:
    fù shí xíng shuǐ
    成語解釋:
    賦:給予;行:奉。指送飯送水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梁紀》:“或親為眾僧賦行水,世頗以為失宰相禮。”
    250

    之勞

    成語拼音:
    gàn shí zhī láo
    成語解釋:
    天色已晚才吃飯。形容勤于政事。
    成語出處:
    《晉書 郭璞傳》:“不然,恐將來必有愆陽苦雨之災,崩震薄蝕之變,狂狡蠹戾之妖,以益陛下旰之勞也。”
    251

    征逐

    成語拼音:
    jiǔ shí zhēng zhú
    成語解釋:
    征:召喚;逐:追隨。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請吃喝玩樂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游戲相征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
    252

    雞鶩爭

    成語拼音:
    jī wù zhēng shí
    成語解釋:
    雞鶩:比喻平庸的人。舊指小人互爭名利。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乎?”
    253

    狼餐虎

    成語拼音:
    láng cān hǔ shí
    成語解釋: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阮家三兄弟讓吳用吃了幾塊,便吃不得了;那三個狼餐虎,吃了一回。”
    254

    廢箸

    成語拼音:
    lín shí fèi zhù
    成語解釋:
    臨:到,將要;箸:筷子。臨到吃時卻丟掉筷子。形容心神不寧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06回:“此用之所以臥不安席,臨而廢箸者也。”
    255

    甘寢

    成語拼音:
    měi shí gān qǐn
    成語解釋:
    甘:美好。吃得好,睡得香。形容生活舒適安逸
    成語出處:
    唐·陳翰《異聞集·廬江馮媼》:“媼不之異,又久困寒餓,得美甘寢,不復言。”
    256

    鳴野

    成語拼音:
    míng yě shí p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誠心待人,同甘共苦。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鹿鳴》:“呦呦鹿鳴,野之蘋。”
    257

    鳴鐘

    成語拼音: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成語解釋:
    見“鳴鐘列鼎”。
    成語出處: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連騎相過。”
    258

    不安

    成語拼音:
    qǐn shí bù ān
    成語解釋:
    睡覺、吃飯都不得安寧。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葉凈能詩》:“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寢不安。”
    259

    自愛

    成語拼音:
    qiáng shí zì ài
    成語解釋:
    勸慰人的話。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匡衡傳》:“專精神,近醫藥,強自愛。”
    260

    棄之可惜,之無味

    成語拼音:
    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
    成語解釋:
    指拋棄覺得可惜,但吃起來沒有味道。讓人陷于進退兩難中
    成語出處: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可惜,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 關于食食的成語 形容食食的成語 描述食食的成語。
    chengrenyouxi